江西省丰城市张巷镇目前有白马村、金山村两个中国传统村落,和一个省级传统村落瓘山村。其中白马村文化底蕴尤为厚重,其红色、风水、宗教、商帮、民俗、军事、匾额等诸多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享誉江南的“白马寨文化”。近年来,张巷镇人大将传统村落保护列为工作重点,多年来持续发力,积极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助力本土历史遗产“活起来”。
综合调研 从全局出发建言献策
张巷镇人大组建多个调研组,对全镇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先后深入白马村、金山村、瓘山村等地察看,召开多场座谈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全面深入了解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有关机构设置、经费保障、人才保障、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情况,详细掌握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通过专题调研,调研组对进一步做好张巷镇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提出在坚持“宜住则住、宜商则商、宜养则养、宜用则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建立完善包保传统建筑责任制,将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秀美乡村建设、乡村文旅统筹发展相结合等建议。
集思广益 破解传统建筑认养难题
在一次次实地走访调研中了解到,白马寨明清古建筑群历经风霜,存在保存完好度差异大,业主多,传统建筑认养难度大等问题,张巷镇人大召集省内专家与本土传统文化学者等召开专题研讨会,厘清了在认养利用中存在的三大难题:古建筑养护成本逐渐提升、经济效益尚未呈现、社会参与度不高。张巷镇人大提出谁出钱、谁留名;谁认养、谁使用;谁拥有、谁出资三原则,针对传统村落中的传统建筑、古街、古巷、古井等历史遗存开展专项走访调研,提交代表建议,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认养工作中来。目前,白马村已经有《润挹香泉》、《派分晋阳》、《清辉远播》等5栋传统建筑被社会人士成功认养,分别被打造成陆晋晖个人藏品馆、木工技艺传承馆和古风拍摄馆等,广受游客青睐。
形成合力 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助推传统村落从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转变,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聚宝盆”、农民增收的“摇钱树”,是张巷镇保护与开发传统村落最高期许。镇人大代表提出建议,优先将省级以上传统村落选为乡村振兴示范点,将传统村落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近年来,累计争取资金2000多万元对基础设施进行了更新补齐,解决了路面破损、污水横流、房屋漏雨、如厕困难等一系列难题。镇人大邀请乡镇干部、村民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的主题开展座谈交流,镇人大代表建议:要精准定位各村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提振经济产业,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双赢。现张巷镇以全镇传统村落为主线,依托白马村红色展馆和我市首个村级美术馆,结合白马桔柚、金山茭白、凤凰山庄垂钓中心等农业采摘产业,叠加三溪峡自然风光景观带,打造成了一条以红色、传统、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农旅一日游”路线,一到节假日四方游客络绎不绝。
张巷镇人大将继续在构建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的新格局中,不断提升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充分发挥代表联系群众、贴近群众的优势,汇民意、献良策,为丰城高质量发展积极“鼓与呼”。
上一篇:“情系群众,心系发展 —— 李安定:基层沃土的坚守者与践行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