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将军的故乡离我们不远,多年来,我一直想写身边的王平将军。
去年,细雨纷纷的三月,我与友人阮文学去大湖地拜访他的舅舅,一个身材魁梧、七十多岁的陈绪成老人,原是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 2002年10月,王平纪念园建立后,他就一直守护在这里。
老人家深情地回忆与王平的往事,让我着迷。未了,他从箱底翻出有王平的夫人范景新签名的《回忆王平》、《王平将军自述》、《纪念王平将军诞辰100年》等书籍。签名时间分时别为2000年4月26日,2014年9月24日,2008年11年。夫人九十六岁高龄时,仍写得一手好字。
这几本书弥足珍贵,王平战斗的一生就写在这里,也写在大地之间,写在人民的心坎中。
王平出生地原属于阳新县,后划属通山县,又划回阳新,之前,他在家乡时隶属大永区,大永区含有阳新与通山的大畈、黄沙、慈口、燕厦等地,王平将军是阳新的儿子,也是通山的儿子。
而用他的话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是的,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他从鄂东南投身革命,从一名普通战士走上了共和国开国上将,一路走来,他传奇的人生经历,耐人寻味,后人敬仰。
大湖地村座落在幕阜山脉横溪沅河谷里,横溪沅河由东向西从村边流过,岭上树木繁茂,河谷土地肥沃。
解放后,修王英水库,大湖地淹没在库底,现在的太湖地为新址。
王英水库就是仙岛湖,国家4A旅游景区,河畔东源为大湖村王平纪念园, 2002年10月1日建成开放,为游客必打卡地,占地5000多平方米,纪念园矗立于苍松翠柏丛中,庄严肃穆,黄石市爱国主主义、国防教育基地。纪念碑由白色大理石砌成,正面有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写的“功勋卓著,名将风范”8个金色大字;背面为原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的题词:“深切缅怀老首长王平同志,王平上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被春雨湿润后的字体尤为鲜艳夺目。
纪念园内设有展览厅、纪念碑、放映厅等,400余幅有关王平将军的图片分为土地革命、新民主革命、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及退居二线、一直到1998年将军病逝,展现了王平将军70多年革命生涯中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这位共和国将军的一生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
在这块不大的红色土地上,却走出了王平、伍修权、贺俊桢、彭方复四位共和国开国将军,让人惊叹。
参观纪念园,一幕幕影像在脑中闪烁,王平的形象就树立于眼前。在行文之前,先去了解一下历史上对王平的评价。
中共中央: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
江泽民同志赞:“功勋卓著 名将风范”。
张爱萍同志:“老战友,好兄长”。
外媒称王平:“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将军”。
……
一
1907年10月12日(农历九月初六),在湖北省阳新县三溪口镇永福里横溪沅乡大湖地村,一声声婴儿的啼哭,伴随着一声声鞭炮声,声声响彻了小山村。父亲王幼钦抱起新生的儿子老六,心中大喜过望。
众人催说:“取一个名字吧”。
识字不多的王幼钦突有了灵感,沉思片刻:“就叫王惟允吧,愿将来有出息”。
是啊 ,啥叫出息,就是希望长大成人,能有作为,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面对一个世代家徒四壁的贫穷家庭,何不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他共生三子三女,贫苦的日子在拆东补西、寅吃卯粮中艰难地苦撑着,他前两个儿子先后过早夭折,他又不得不将三个女儿送到别人家做童养媳。天又有不测风云,屋漏偏逢连夜雨,次年,老伴鲍美玉病故,他不得不叫回大女儿照料不到一岁的王平。
大姐承当了母亲的责任,每天抱着王平满村里转,哪家能吃到奶的就搂着王平在哪家蹭吃一口,哪家饭熟了就去要口饭。王平七岁时,大姐嫁人了,父亲咬咬牙,凑点钱,送王平读私塾。
王平主读的是四书五经,但他对国文、算术特感兴趣,识得不少字后,父亲让他去当地王巍之的药铺学中医,在一年多时间里,他在药铺根本没学到望、闻、问、切的中医之道,却对《三国演义》、《水浒传》的英雄豪杰很感兴趣,父亲见他爱读书,便送他去大伯父所开的经馆读书,之后,又转到尹韬先生的经馆,尹先生订了《大公报》,王平在这里知道了中国处于国内混战,帝国侵占,及俄国十月革命的现状与态势,此时,在纷纷扬扬、是是非非的国内外形势面前,王平长大了,他有了思辨能力,萌生理想的火苗,在朦朦胧胧的信念中,他的眼睛里似乎看见了一条奔赴远方的大路。
1925年,王平八岁时,祖母、继母在同一天病故,父亲举债安葬,家境更加一贫如洗,举日维艰。
年代动荡不安,百姓生不逢时。同时,中国的大革命也应运而生,各地革命运动正悄然到来。
1926年12月,国民党左派组建农民协会,王平跟着村里的几十个人去报名了。因他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任务是到处张帖革命标语,不久,任乡农协委员和村农协负责人。
1927年,大革命失败,叛军夏斗寅残部窜至大湖地反倒清算,屠杀革命成员,王平是捉拿对象。一次,一队士兵在路上遇到王平:“王惟允家在哪?”,原来,他们只知名字却不认识人,王平带他们到了一个无人居住的破房子,远远地说:“就是那里!”待敌人扑过去时,王平乘机逃脱。
惊险脱身,王平认识到,只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才能更有力量去与敌人作斗争。
1929年,坚定入党信念的王平,在同乡鲍顺成的介绍下,王平与同村五个人于七月份的一天前往三溪口镇,他就要在集体组织上一同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在镇里突然失去了联系人,只得中途折返。他一边寻找党的组织,一边在通山黄沙过来的党外围组织的农委会中工作,他多次与同志们巧妙地躲过敌人盘查,半夜写好标语,次日,一沓沓地到各村湾糊革命宣传标语。
1929年3月间,樊镇玉、尹善卿介绍王平在三溪口镇列宁小学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9年10月,红五纵队挺进鄂东南,革命形势势如破竹,农民、学生、手工者等参加红军成了的热门话题,龙港镇成了革命的“小莫斯科”。在家人的支持下,王平拿着大永区苏维埃政府开出的介绍信,找到了当时由红五纵队改编的红八军第二纵队一名副官,告诉他的入党经历和参军愿望,得到报名入伍许可,令他等待红军路过村庄时跟上队伍。1930年元月,时年23岁的王平,依依惜别亲人,盼望着的红军来了。
大塘边吴家凉亭旁,那天,月落乌啼,山静河淌,父亲一再叮嘱:“学好本事,啊!”他终于在红军队伍找到了已参军的鲍顺成,燃起火柱,义无反顾地走进了红军行列。
从此,倥偬岁月中的王平从这里出发,开始了漫长而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涯。
二
1930年6月,红军部队决定攻打通山县城,王平随红二纵队一块出发,次日,宿营大畈,夺取了县城大捷消息传到后方后,王平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通山县城休整时,他去找鲍顺成。
“我要当一名战斗军人”王平恳切请求到前方去战斗。
在通山,王平分配到红八军第一大队,还是分在宣传组工作,王平有点不甘心,大队长周玉成拍拍他的高大而魁梧的肩膀说:“你的笔就是杀敌武器”。
几天后,部队转战崇阳,王平与三位宣传队员沿途写、贴标语。一次,他正在刷墙贴标语的时,红二纵队政委石恒中路过,见标语里一手好毛笔字,便停下脚步,问王平:“调你到纵队宣传队,给你一个代理队长当当,好不好?”,王平立正说:“一切听首长安排”。
部队到达羊楼司后,沿途青壮年跟随着标语找到红军,纷纷加入红军队队伍。部队在火车队召开群众大会,枪决反动公安局长示众后,部分队伍乘火车先入岳阳待战。王平跟随部队徒步后到达岳阳,战斗打响后,王平在这次战斗中缴获了三支步枪,得到了三块银元奖钱。
部队撤出岳阳到达平江,进行较长时间的休整。7月22日,在平江县城天岳书院召开隆重的攻打长沙誓师大会,王平看见彭德怀在大会上讲话,热血沸腾。不久,红二纵队成立机枪连,石政委指令王平到该连担任文书。连长是广东人,每次集合点名时,他操着一口广东话将王惟允念成:“王翁翁”,半天无人喊“到”,连长与王平商量着,改一个好听的名字 “王明”。
7月底,红军取得了第一个省会城市长沙的胜利。8月2日,召开十万人的庆祝大会,红三军团因此扩充了一万多人。王平所部的第二纵队在长沙市区五里外的黄土豆岭驻扎。11天后,撤出长沙转移至浏阳与红五军汇合,随后,驻平江长寿街休整,红三军团的红五、红八纵队与红五军混编,纵队改为师,大队改为团,王平在第四师第三团机枪连当文书。
二次攻打长沙失利,部队损失惨重。1930年9月间,王平因参军时没有带党组织证明,在袁州第三次重新入党,成为机枪连党组织委员。
10月份,红一方面军获取蒋介石的第一次“围剿”计划后,红三军团向东进发,王平随部队撤到宁都县黄陂、小布一线,先后在龙岗、东韶歼灭战军一个旅。
1931年5月,在第二次“反围剿”中,王平随部队在富田、沙溪、中村、广昌等一线接连打了五个大仗,取得了连战大捷。红军十六天横扫七百里,消灭国民党军三万多人,缴枪两万元多支,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在战斗中,王平因组织出色,战斗英勇,接任机枪连指导员。
7月,为了粉碎第三次反围剿,红三军团接令千里回师,悄然进驻瑞金高兴圩一带待机而动。不久,于莲塘地区与敌军恶战,之后,随军打了六次大军团作战,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进而对敌军进行了反包围与运动战,逼敌军撤离苏区,取得了第三次围剿的胜利,但是,红军损员十分严重。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三军团取消了第八军,将所部编入第五军,王平调往第三师十一团,任团部书记官,兼党总支秘书,协助总支书记石元祥工作。
1932年,王平随部队取得会昌胜利后,王平担任团部政治处组织干事、少共书记。在夺取赣州战斗中,王平挥舞大刀英勇杀敌,战成血人,撤出战斗后,在顺长江而下的几十次战斗中,共转战九个多月,没有时间休整,长时间的战斗,鞋子都磨烂了,全军大都光着脚在穿山越岭地战斗,部队战士个个一身汗水、雨水、泥水、血水,一路激进,仍顽强地追击敌人,在汝城战斗中,石元祥壮烈牺牲,王平接任红十一团总支书记,兼任团特派员。
不久,部队短暂休整,王平调任第三师教导大队任政委,担任培养军事干部工作,两个月后,调任师政治部总支干事、流动团政治委员,不久,任红九团政治委员。
1933年2月底,在黄陂、草台岗战斗中,在彭德怀军长的直接指挥下,红九团为第一战斗梯队,攻占了黄柏山,但部队伤亡较大,团长文年生负伤,此役,当场缴获了不少卡宾枪,俘虏五百多敌军。没有想到的事,机枪连次日又带回几百个俘虏,让彭德怀十分高兴。黄陂、草台岗两次战役,共歼敌三个师,俘虏近两万人,又一次粉碎了蒋介石的第四次围剿。
红九团参加第四次反“围剿”的南丰、黄陂、草台岗等战斗,王平在作战中舍生忘死,身先士卒,重创敌军,在军中人被称“大个子”,其战斗勇敢、指挥得当,已是小有名气,深得军团部赏识。
6月,在太平湖整编中,各部人事有大调动,军团电报任命王平担任十八团政委,结果译电员将王平误译成担任政治处主任汪玉明上任,后来,组织上找来王平谈话,王平将错就错,淡淡一笑:“我不计较这些,在哪里干,都是战斗员”,并乐哈哈地去担任十六团政治处主任。
1933年9月,蒋介石在德、意、美等国军事的协助下,纠集百万兵力围攻苏区,红军在中共临时中央的博古、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错误指挥下,红军正面迎敌,在敌主力和堡垒之间疲于转战,进而连续失利,大批红军牺牲,根据地逐渐缩小,此时,红四师十一团政委牺牲,由王平接任。
两个多月恶战,于12月中旬,在团村大战中,战斗呈胶着状态,红十一团接替了红十团的战斗任务,此战,红十一团损员严重,师长张锡龙牺牲。随后,红三军团放弃顺昌、将乐之地,调往福建,保卫苏区。
春节前,取得沙县大捷,缴获了大批敌军物质,红三军团全体将士换上了新衣,干部还发了大衣,王平与战友们自从军以来,在这里愉愉快快地过了一个好年。当时,红一军团团长林彪找到红十一团,对王平说:“能不能给我们团也分一点”,王平调皮地说:“那要去找师部批准”,说完带着部队向预定地方转移。林彪苦笑道:“这个大个子,机灵得很”。
1934年4月,在长达28天的广昌保卫战中,李德等人到王平所在团视察,连一个哨位的安排也要指手画脚,在阵地上一个劲地叫嚣严防死守,王平很不服气,彭德怀听取王平汇报后,非常恼火:“如果一切听他的,非把红军葬送不可”,此役,红军伤亡约占军团四分之一之兵力,最后,不得不撤出广昌战斗,气得彭德怀军团长后来大骂李德:“崽卖爷田不心疼”。
7月,敌军加速向中央苏区“围剿”,红三军团第四师、第五师在高虎脑等一线拼死抵御,面对蒋介石凭借兵力数量与武器装备上的优势,敌军发起连续进攻,红军节节败退,越打越弱,苏区越来越小。8月,当地痢疾疫情暴发,传染病遍及全军,许多战士连走路都没劲,逢仗必输,士气落入到谷底,进而,第五次反“围剿”彻底失败。
10月中旬,红军在惨痛的教训中,痛定思定,只得全军西移,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贡江边上,数万红军走上渡船桥,岸上百姓挥泪送红军,岸边火把点点。
一首江西民谣唱起:“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完,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搬,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歌声久久回荡在空中,面对悲壮的场面,王平眼含泪水,憋着屈辱,带领部队担任右路前锋,保卫着党中央安全撤离,不得不随大军分别血染的苏区,走向国民党的统治区,开始了长达两年之久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红军全部撤离于都时,王平却也染病了,不得不坐上行军担架。王平此时的心情更是跌落到谷底.
三
王平在长征途中所部担任开路先锋任务。
部队冲破了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在攻战白石圩中,让王平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原来这是敌防线的一个后勤基地,军用物质堆成山一样,红三军团每人意外分得了两身新军衣,王平的病情也得到休息和治疗后,已基本康复。
红十一团在古陂圩休整时,山坡下警卫班一位战士的枪意外走火火,一颗子弹不幸打死了班长后,又贴近王平的耳边飞过,这是王平参加红军长征以来出现的第一次生命危险。
在汝城大耒圩战斗中,红十一团为开路先锋,他指挥以一发炮弹将敌军两个炮楼全穿透,敌人看到红军的神勇,一下子全吓跑了,红军突破第二道防线后,径自入湖南,冒险西进。
11月初,庞大的红军部队向郴县、良田、宜章、乐昌之间行走,战士们都背负着庞杂的物质和辎重,像搬家家一样,队伍已疲惫不堪,掉队的越来越多,行走十分缓慢,挑夫班走了一晚才走出四五里路,部队一停下,战士就倒头就睡,喊也喊不醒。王平第一次感到红军这样走下去,前方的路途黯淡,对革命前途深感渺茫,他唯有在战斗中才能忘记这些,勇气倍增,杀气十足,带领战士杀开一条血路来。
红军突破第三道红线后,蒋介石气急败坏,企图在湘江以东围歼红军。
红军行走在宁远的天堂圩时,上级命令红四师派红十一团牵制八里外的敌四师。王平迎敌时,隔远巧妙地喊话敌军:“我们也是四师的”,敌军误以为是自己人,绕路行走,他以一个团的兵力避开一个师的敌人正面追剿,避免了一场死战。
在渡湘江战役中,红十一团为了掩护大部队前进,他率部向桂林方向佯攻,去阻击数倍于自己的白崇禧部队,牵制了敌军的增援,顺利地掩护大部队过江。
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八万六千人锐减为三万余人,全军上下对中中央的军事决策普通感到失望,士气消沉,红三军团走出去的鄂东南优秀儿女,他们曾身经百战,大部分却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王平却奇迹般挺过来了,他随红四师完成迂回任务后,又回到到了红三军团身边。
12月中旬,过苗山,夺取通道县,长征的第一通道会议终于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改变行军路线,再不钻蒋介石布好的口袋阵,黎平会议,决定避敌主力,转向敌军薄弱的贵州进军。1 月8日,夺取了遵义城,在遵义会议上,基本确定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权,红三军团缩编为两个师,王平任红四师红十一团政委。
1月19日,撤离遵义城时,王平担任断后部队,奉命在城外阻击敌军,当敌军离开遵义向北追击红军主力时,王平部队突然打了一个回马枪,又杀回遵义城,促使敌大部回头增援,有效地掩护了红军主力撤退。王平随后撤离遵义,调头追上大部队。经过土城战斗,再渡赤水之后,召开扎西会议,部队进行休整,因几次的战斗,部队伤亡较大,部队进行再缩编,取消师编制,缩减为十七个团,王平任十一团政治处主任。
在娄山关战斗中,红十一团由后卫变前卫,乘胜追击,再次反攻到遵义城下,27日,红军再次占领遵义。次日,王平接命令,带十一团在城外阻击敌援军,是役,红十一团伤亡四百多人,六个营长、三个教导员英勇牺牲,在战斗中,一颗子弹从王平后脑勺擦过,仅破了一点皮,王平不禁叹道:“我真是命大”。
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从桐梓、娄山关、到遵义一直打到乌江边,消灭黔军王家烈部八个团,吴奇伟部两个师,缴枪两千多,俘敌三千余人,使得其它敌军再不敢妄动,长征以来,在毛泽东的英明指挥下,取得了一连串的大胜仗,全军将士士气大振。
3月,蒋介石飞抵重庆,调动各方部队,亲自督战,面对大军压境,红军决定继续西进,这次,彭德怀随红十一团行动。于17日,袭取怀仁,从茅台镇,第三次渡过赤水河。
红军到达河西时,因走错了路,前方报告,侧面不远处发现有大批敌军,毛泽东见状,拉住在正行进中的王平,用一口纯正的湖南腔问道:“大个子,你们是哪部分的啊?”“你们先不走,好不好啊,我来交给你们一个任务,快去侧面警戒,掩护中央和军委机关通过,红五军团上来了,派他们来接替你们”。王平这是第一次见过高大的毛泽东,他二话不说,立即率部到达指定位置,战斗一打响,原来这些队伍是杂牌军和民团的组合队伍,一个整编师经不住一个团的冲击,一打即垮,便四处逃窜,毛泽东记下了这个“大个子”。
红军四渡赤水、夺占娄山关、三打遵义等战役,王平率红十一团、多次担负军团的前卫和后卫,为红军主力开前道,断后路,从而,保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突破了敌人的一道道包围圈,安全到达目的地,又一次粉碎了敌人围歼红军的计划,红十一团因此打出了威猛之师之称。
巧渡乌江,威逼贵阳,坪街失联,飞奔兴仁。在毛泽东用兵如神的指挥下。4月下旬,红军跳出贵州,进入云南,王平所部仍在贵州来回穿梭,担任前卫和后卫任务,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斗,出色地完成了军团交给的战斗任务,因此,王平积累了许许多多的战斗经验,指挥才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过金沙江,会理会议之后,王平任红十一团政委,从冕宁到大渡河,红十一团一路扩兵七百多人。6月初,红军翻越空气稀薄、异常寒冷的夹金山,到达懋功的达维镇,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这里胜利会师。毛儿盖会议后,红一、四方面军进行混编,6月底,红军继续前进,翻越第二座雪山梦笔山,向甘肃南部进军。
经过藏区,一次,彭德怀来到王平住处借地写文章,与王平谈起家常,他说,阳新通山的群众斗争精神强,对红军感情深,打仗、抬担架、养伤员、慰劳红军,参加红军,热情比其它地方都要高,鄂东南人民为革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将来,革命胜利了,第一件事你要讲个老婆,好好过太平日子。
红军过草地时,整整走了七天,红十一团因疲劳、冻饿、伤病而掉队战士不少,沿途死亡近两百人。红十一团过河后约出七十里,彭德怀对王平说,班佑那边还有几百人没有过来,你带一个营返回去接他们过河,王平刚走出死亡之地,疲惫得抬不动腿,但他立即执行彭德怀命令,带一个营回头寻找,当他找到掉队时,惊呆了,至少有七八百个战士背靠背坐着,一动也不动,全都没了气,这是王平第一次流泪,他脱下军帽向烈士默哀,来不及掩埋战友,掉头回去追赶大部队。
由于张国焘电命红四方面军不要随红一方面军北上,毛泽东命令王平所部,担任中央和军委的警戒和对红四方面的宣传教育任务,主要是防止军内哗变,做好红四方面军跟随中央提出北上抗日路线的宣传主张。到俄界后,中央紧急召开会议,一致通过了对张国焘所犯错误的决定。
9月29日,红军攻占腊子口天险,夺取哈达铺,按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委直属队,对红一方面军的主力整编,成立抗日先遣支队,彭德怀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下辖三个纵队,第十一大队大队长是邓国清,政委王平。
到达甘南时,红三军团从第一次反“围剿”的几万人,只剩下两千多人。
榜罗镇会议后,红军决定向陕北苏区进军,建立抗日阵地。
10月19日夺取了吴起镇胜利,至此,蒋介石的“追剿”计划完全破产,中央结束了万里长征。到达陕北,红一军团与红十五军团会合。
在粉碎蒋介石对陕北的第三次反革命“围剿”中,毛泽东决定在直罗镇给敌人迎头痛击。一次,王平在万家村宿营,他走到沟边小便,隐隐约约听到下边有人在骂娘,他立觉有动静,立即下命部队将深沟包围起来,不费一弹,缴获敌军一个营,俘虏200多人,获得了不少捷克造新枪。红十一团在直罗镇大战中,缴获的武器与军用物资较多,全团每人发了新棉衣、大衣、挂包,武器都全换了,惹得其它部队都赶来借物资,分享他的战斗成果,他因此受到军团首长表扬,部队回师宜川,王平调任红四师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科长。
1935年12月中旬,“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策,实行“反蒋抗日”的方针,1936年2月20晚,红军突破晋军黄河防线,控制了河东滩头阵地,中央提出“猛烈发展红军”战略,大力组织地方抗日游击队。王平相继随红四师十二团、红十团行动,夺取了江洪洞县城。
5月5日,中央通电全国“停战议和,一致抗日”,抽调大批干部进入红军大学学习,迎接全面抗日民族革命的高潮到来,6月,王平参加红军大学第一期团级以上干部学习班 。7月,学校从瓦窑堡迁至保安县。
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形成。
1936年12月下旬,王平和贺晋年一块去找毛泽东改名字,这次是王平第三次改名字,他委屈地说:“王明是国际代表,大家常拿我开国际玩笑”,毛泽东一听哈哈大笑:“那好吧”,当即拿起毛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命令贺晋年任二十七军军长,王平任二十七军政委”。随即,贺、王一块去红二十七军驻地洛川报到,正值1937年元旦。
洛川驻地有东北军散兵游勇及陕北一个兵站及地痞流氓组成两股势力土匪,周恩来曾在此遭遇伏击,随行有人牺牲,中央命令二十七军立刻歼灭,7月初,这一带的土匪被二十七军全歼。
王平接手二十七军时,部队仅剩下100块大洋了,已不够部队一天的开销,王平第一次开口焦急地向毛泽东要钱,毛泽东说我没钱,你自己想办法,想不出办法大家一起想,睡觉后再起来想,然后,再每天再去想,后来,他设计了了一个土豪,巧妙地弄到了“赔礼金”5000大洋,还有一大批粮食,毛泽东知道后,立马找王平,坐地要他上交3000大洋。毛称赞:“王平脑子精,办法多”。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红二十七军直属总部,归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8月的一天,他给彭发电报“抗日战争开始了,我愿意上前方去”,得到彭的许可,总政副主任邓小平与组织部长黄克城一商量,组织部正差一个组织科长,让他来临时担任。
1937年8月下旬,八路军主力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
9月下旬,王平被派到阜平发动群众,组建地方抗日武装,临行,彭德怀叮嘱王平:“你当前的主要工作是搞武装工作,没有武装,你就脱下军衣去搞秘密工作”,王平从彭总热切而期望的眼光中知道了千斤重担在肩。
仅仅一个月,阜平县“动委会”组建全县义勇军达4000多人,快速而有效地建立了地方武装堡垒,此地没有一个敌人的据点,被誉为“模范根据地的模范县”。
1937年11月,太原失守,以八路军为主体的游击战转入抗日主导地位。王平受命组建由阜平、曲阳、唐县近十县武装,继而成立第三军分区,隶属晋察冀军区领导,王平被任命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光政治部下属的一个宣传队就有一百多人。供给部就有五十多人。年底,第三军分区改为第四支队(师),下辖四个大队(团)。第三军分区初战在平汉线,歼灭敌军“八路围攻”,以敌人伤亡一千余人告终,并肃清当地一带五花八门的汉奸土匪,策反和收编了当地李树林的武装两千余人。
第四支队先后三次出击。先后在平汉、正太、同蒲线作战,王平还积极创造和指导运用地雷战、地道战,捣毁铁路、击毁汽车、毙伤日伪、缴获物质无数。
毛主席称赞王平开展的游击战说:“华北的游击战搞得好,如同麻雀满天飞。”。
1938年7月下甸,晋察冀分局派王平到冀中军区任政委,在大雨中泅渡唐河时,不慎丢失了了一个精致的文件皮包,内有毛泽东亲笔任命他的红二十七军政委书及《列宁主义问题》、《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两本书,这两本书是王平的思想指南,还曾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为王平挡过一枚子弹。多年以后,王平提起这事,很是心痛不已。
初到冀中时,正碰次日要处决一批“托派”、“汉奸”,名单送到王平手中时,他立刻想起了在“肃反”运动的冤死战友,当场表示延缓执行,通过调查,发现许多事情有点过了,立即免除了二十个人的死刑。
在冀中,王平仅带一个警卫班,与地方高万德部见面,成功收编地方抗日武装五千多人,先后收编了魏大光和柴恩波抗日独立支队、抗日民团等近两万人的武装,通过整训部队,冀中抗日革命根据地进入黄金时期。
从1938年11月至1939年1月,日军对冀中进行了两次围攻,冀中军区部队在反围攻中毙伤日军近千人,俘伪军千余人。
中共中央六届三中全会主席团专电称赞:“你们的经验将成为全党全国在抗日战斗中最有价值的指南”。
1939年1月,王平在阜平与该县妇救会主任范景新结婚,结婚的第二天,王平就回到冀中工作,进行长达半年的整训工作。1939年10月,王平再任晋察冀军区军区第三军区政委。11月2日,配合兄弟部队参加雁宿崖、黄土岭歼灭战,这一仗灭日军九百多名,击毙“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官独立第二混成旅旅团长,号称“名将之花”的阿部秀中将。
12月3日,蒋介石发动“十二月事变”,掀起了一致抗日后国民党第一次反共浪潮。王平领导的部队在满城地区坚决打击国民党投降派和顽固派,巩固了当地的抗日革命根据地。
1940年7月,著名的“百团大战”正式打响,王平的第三军区主要在阜平、东庄、王快等一带作战。晋察冀参战部队达四十六个团,作战九百七十多次,毙伤并俘虏日伪军一万三千余人,伪军一百二十多人,
1941年上半年开始,日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扫荡恶行,冀中平原出现了“无村不戴孝,到处闻哭声”的凄惨景象,抗战进入相恃阶段,第三军区坚持“避敌锋芒,敌进我退,寻机出击,寸土必争”的打法,进行了长达四年的一系列而有效的反“扫荡”战斗,先后参加了雁北之战、大同集宁、保卫张家口、清风店等战斗,消灭了大量日伪军,直至日本1945年8月宣布投降。
1944年7月,王平任冀晋军区政委兼区委党委书记。在三年的解放战争中,王平一直坚持在华北地区与与国民党反动集团进行殊死斗争,一路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和不朽功绩。
四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身经百战的王平与战友们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胜利的那天,他还没来得用好好地享受胜利的喜悦,即受命回到察哈尔省任第一副主席兼公安厅长,主要是进行剿匪斗争,历时一年多。
1951年5月,正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紧张阶段,王平刚被任命为沈阳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准备入朝作战。聂荣臻、薄一波向中央军委反映,华北地区原有的老干部不是南下,就是入朝鲜作战,只剩下王平和唐延杰、张致祥等几人了,希望中央军委不要让王平离开华北。军委又决定王平改任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兼干部部长。
1953年5月,由彭德怀点将,王平调到志愿军第二十兵团任政委。7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个战役——金城反击战。二十兵团以雷霆万钧之势给敌人以最后致命的打击。1954年7月,王平回国,参加军事学院集训。1955年3月,王平任总参动员部部长,主持拟定了《兵役工作条例》《动员工作条例》,这两部条例对我国国防动员工作直至今天产生巨大影响。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对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进行授勋。9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为十位元帅授衔、授勋。同日,周恩来在国务院礼堂为将官授衔、授勋,王平,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独立自由、解放勋章。
1957年2月,王平再次入朝,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委、政委。为朝鲜重建家园做出很大贡献。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回国。
1959年2月,王平到达南京,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学院政委,他励精图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改善学习条件,成为解放后军事学院的典范学院。1972年,毛主席来到南京视察,他在江苏省大会堂会见了师级以上干部以及地方领导同志,毛主席一手拉着许世友,一手拉着王平缓缓走上了讲台。一同上台的还有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省长惠裕宁同志。毛主席详细地询问到了王平的工作生活情况,对他在工作中做出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毛主席站在主席台中央讲道:“团结起来,努力奋斗。克服困难,争取胜利。”毛主席说完之后,准备起身前往上海等地,大家都前来送行。就在毛主席走出礼堂之后,他举起手指着许世友、王平说道:“不要送了,大家就此各奔前程”。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长达十年的动乱中,王平和其它战友一样被扣了许多罪名。长期生活在一个成天批斗、调查、检查、检讨、关押的日子里。
1974年4月,已中断工作七年之久的王平任军委炮兵政委,6月任中央军委委员,8月,任武汉军区政委。197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中当选中央委员。12月,任总后勤部政委,党委第一书记。在任期间,面对“江青”之流,冒着再次被打倒的风险,义无反顾地整顿部队,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纠正文化革命期间的冤假错案。
1978年12月,王平参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兼总后勤部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1981年1月,任中央军委常委。1982年9月,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83年12月,王平主动要求退出领导班子,1985年3月,他多次提出退休后,终获中央批准。1986年7月,在同志们的要求下,着手写《回忆录》。
1987年9月,王平再次当选党十三大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7月,被授于一级功勋荣誉章。
退休后,仍不忘发挥余热,关心和参加部队、社会主义建设,关注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为党建言献策,他热心老年事业,并出席各类纪念活动,主持编写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史》等多部军史,以此告慰这支部队战斗过、牺牲了的战友。
五
王平,他由一个农民走上革命的道路,怀着追求人民的幸福愿景,紧跟党走,他从鄂东南出发,先后经历了五次反围剿、万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入朝作战、文化革命洗劫、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历经各类职务,无论是担任党和军队重要职务期间,还是退休后,他始终保持着朴素简单的生活,在繁忙的工作中,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家乡的父老乡亲。
1975年,王平担任武汉军区政委,快过年时,他失眠了,他想到了家乡为修建王英水库而搬迁的父老乡亲,他想,家乡的许多优秀儿女为了新中国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革命建设时期,他们又贡献了自己肥沃的土地,他们的温饱问题是当务之急,他决定调拔一批军大衣支援库区人民。
1977年深秋。王平思乡心切,第一次回到了阔别47年的老家。为了不麻烦当地政府,他同妻儿住进县委招待所。县里面的领导过意不去,一再请他们去县里面的商业旅社居住,那里的条件要好些,王平都一一拒绝了。
王平一再地叮嘱道:“能住就行了,千万不能超过规定的标准。”同时,他还告诫自己的儿女:“我们做人一定不能忘本,忘记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共产党人千万不能忘记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他们给予了我们巨大的帮助,我们时刻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我们共产党员忘记了人民群众,同样也是一种犯罪。”
来到王英镇大湖地村,他用家乡话与昔日伙伴嘘寒问暖,询问生活状况,得知了家乡的一些困难,回京后,给家乡人民调来了一辆北京吉普车和解放牌货车,还有一批棉袄。
王平任武汉军区政委时,家乡人去看望他,他总是安排家人一定要改善一下伙食,说要让家乡人吃饱肚子,不能饿着肚子回去。在南京任职期间,他与家乡人彻夜长谈,询问家乡人的日子过得么样?地里的收成一亩能产多少粮食,家人几次催他上床睡觉,他若有所思地说:“我听家乡人所讲的是真话,是大实话,我平日里听到的一些与你们讲的不一样,他们有人肯定说了假话”。他见家乡人边吃着白馒头边说家乡的馒头没有这里白,既发黄又发酸,他却心酸了,对家乡人说,回去后,我来找好品种,你们来种,你们在这尽管吃,若不够,让家人再做一些,带点回去留在路上吃。殊不知,在那个凭供应吃饭的年代,为了家乡人吃饱肚子,将军一家人又要紧衣缩食一段日子了。
1986年11月1日,王平将军来到了由万人参加的阳新烈士陵园落成典礼,他亲切的话语仍记在百姓心头:“鄂东南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过重大贡献,鄂东南军民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
1992年12月,我当兵退伍回乡,去探望时任阳新县副县长的张吉俊伯父,曾听他讲过,他在北京拜访过王平将军,向他汇报了重新修建阳新烈士陵园的有关情况,试图打造为一个集国防、革命教育园地所面临的难题,王平将军听后很高兴,当即联系部队,为烈士陵园支援了部队淘汰报废后的坦克、飞机之类军用装备,促使陵园实物景观建设大上台阶。如今,已八十高龄的伯父常讲起他,就会伸出大拇指。
王平生前常对身边人说:“比起牺牲的战友,比起文化革命中死去的战友,我是幸福的”,他希望身边的同志不要计较个人得失,好好地工作,珍惜和平幸福的来之来易。
王平因病于1998年2月8日16时42分在北京逝世,终年91岁。送别那天,他的战友来了,湖北来人了,阳新来人了,大湖地来人了。
2009年,其长子范晓光中将退休后,在王平诞辰100周年之际,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向家乡捐赠30万元,用于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
2024年10月23日,王平将军的94件遗物回到故里,为家乡红色旅游助力。
王平将军的一生始终在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他一直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一生书写着“奉献”二字。尽管他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国家和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因为,他是华夏儿女们的好榜样,鄂东南人民更没有忘记他,因为,他是鄂东南阳新、通山人民的骄傲。
写这篇文章时,耳边总回荡着王平参加编写一些军史时交待编写人员的话:“写书、写文章,要讲究史德,要实事求是,不要捕风捉影。特别写历史,一定要回归历史的本来面貌”。所以,我写他,格外地认真,力求去伪存真,生怕得罪他在天之灵。
研读王平,走近王平,写下王平,虽花了些时间,写完初稿时,正值寒冬,北风冷㖬,天气骤冷,便生了一盆碳火,暧意顿生,加之,他的温暖一直如在身边,全身便暧和了。
(张长征)
上一篇:南昌县塔城乡人大:发挥人大制度功效 谱写“乡村巨变”新篇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