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为其壮观和伟大而赞叹;我曾参观名流小镇,为其秀美与典雅而艳羡。我深爱家乡通羊,它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让我愉悦,让我眷恋,让我梦萦魂绕,这里不仅是我的家乡,更因为它是通山一张绚丽而厚重的名片。
通羊,因此地通往白羊山而得名。昔日通羊城地处东西两条山岭之中,被罗阜山,翠平山、凤池山,狮子山,白鹤山环绕。有民谣曰:“通山县六里街,半边清水半边崖。上街卖豆腐,下街卖草鞋。”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仅几千个。如今的通羊城,东至新桥,西至吴田,区域大为扩展。四通八达,商贸繁荣,功能齐全,增加了三横两纵新城街道格局,人口十多万个,面积达14平方公里,是过去老城的3.5倍,如今是通山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据《通山县志》载,通羊城有“罗阜岚光”“翠屏塔影”“石桥秋月”“双溪春水”“犀港晨耕”“焦崖晚渡”“新岭樵歌”“瞿塘渔照”八景,宋朝知县蒋之奇“我爱通羊好,青山便是城,白云深处宿,一枕玉泉声”的诗句。
游览通羊城,首选当为圣庙,圣庙于老城中,始建于北宋,后经明代嘉靖,清代康熙、乾隆、嘉庆年间修善,为通山儒学中心、尊孔隆师的殿堂。圣庙后山,有一石刻,内容为“日求进步”,为一位名叫雍济时的国军团长所书,他驻通山不畏“巨室”,整饬社风,让市集有序。后在淞沪抗日中牺牲,受到国共两党追封,观石刻如见其人,须日有上进。
其次,当观赏凤池三景,一曰侍郎洞,位于凤池山腰,洞厅宽阔,冬暖夏凉,因明朝邑人朱廷立在此发奋苦读,官至三部侍郎,后名为侍郎洞。游此洞能励志,赢得功名皆因勤。二曰翠屏寺,始建于南宋,毁于明,清代乾隆年间重建,又毁于清末,1990年重建。寺内香烟袅袅,钟声悠远,寺后有翠屏塔,曾于明代、清代雍正辛亥年(1731)、道光戊子年(1828)修复,1939年毁于日寇,解放后重建,人们视凤池山为城中屏障,时人想出再添上小塔成了锦上添花,故通山人前赴后继让宝塔再现;三曰牛头塔(狮子塔、来爽塔),始建于清代乾隆壬申年(1752),同治年间进行修复,毁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于1998年再次修复。以“牛头”、“狮子”命,再取其形,以“来爽”命名,取悦了游塔的心境。
观赏了凤池三景,可以到云梯仰观康熙年间“思龚石”“喜韩岩”,清代韩知县、龚知县为官清正廉明,邑人以示纪念所镌。为官清廉、友善政声的县官,为其树碑立传,前可告慰先人,后可激励来者,意义深远,只可惜这样的举动比较少见,使得一些鞠躬尽瘁为民的好官名不见经传。
咸丰四年,太平军占驻县城,通山一位名叫陈景雍的河南籍知县,麾下缺兵,为保一县平安,只身到江西借兵一百,誓死收复失地,返程于城山南麓中了埋伏,奋力格杀,力竭而死,人们在他的衣服上找到一张《绝命词》,词中有“宜葬两崖,以佑六里”之句,六里指六里街,表示在生没能保护百姓,死后要尽荫佑之心。是何等的情怀,是何等的悲壮。
管家村明代朱廷立摩岩“铜肝铁胆”,他用这种方式来鞭策自己,做一个有风骨的人,当一个有正气的官,经“铜肝铁胆”摩岩渡河,可赏大泉洞景观及洞壁诗文。建于元代、固于1986年的南门桥(通津桥),不朽的风采依然。建于光绪庚戍(1850)、竣于咸丰已未年(1859)的马槽桥(会缘桥)于2013年拆旧建新,唯有深深的记忆。
城西有王明璠大夫第,建于清代光绪年间,被誉为湖北省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单体明清古建筑,现为国家级保护单位,人们为其浩大的古建筑而惊叹,更为古稀之年的王明璠,面临外侮入侵时,不畏千里之遥面见圣上请缨出战的精神而敬佩。
城西途中有座犀港桥,始建于明代,是昔日通山城的迎宾桥,由于无人呵护,独自竭力地维系着,应该保护下来,不再留遗憾。城东新桥大桥,这可不是一般的桥梁,它是湖北第一、全国第二的单孔腹空式石拱大桥,站在桥下仰望,气势如虹,带给你心灵的震憾。
日本占领通山是残酷的,他们炸毁县衔、古迹,大开杀戳,在唐家地、石航郭家一次杀害无辜群众70多人,这么多鲜活的生命,这么多家破人亡,多么悲惨,由于城市的建设,难寻痕迹,应该立个碑,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日本占驻通山,在县城的原造纸厂后山、牛头塔、白鹤山(一小后山)、马鞍山(原酱品厂后山)罗阜山(电视塔)等建了五座碉堡,除凤池山原造纸厂碉堡外,其它只能从散落的资料中找到一些记录。
城中的凤池山,因凤梓山而得名,山中古树林立,趣石满坡,溶洞深藏,寺塔相依,是市民休闲信步之地,也是名人大家寄情下榻之所,相传南唐后主李煜曾到此隐居,怡情至终,冡留此山。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通山,下榻于凤池山,作出了“山通库活”的指示,给秀美的凤池增添了无穷的亮色,给通山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通羊是红色的土地,1925年董必武、陈潭秋派魏书到通山镇南中学建立了鄂南第一个党支部,成为通山革命的摇篮。1927年8月在圣庙成立的通山县工农政府委员会为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1931年6月,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来到圣庙,召开了红三军团前委扩大会议,后一举攻占长沙,实现了红军攻占大城市的成功战例。城西山口铺在抗日时期是中共湘鄂赣边区党政机关驻地,王震的部队在这里大败日寇,取得了山口铺大捷,至今战地遗址可见,山口铺旧屋尚存。大量的红色遗迹遍布乡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通山为革命牺牲了3.2万人,在册烈士5000多人,前赴后继牺牲的县委书记达29人,他们都是为救国救民而死,其精神不朽,丰碑永存。
观赏通羊美景,还可在通山县博物馆、通山县烈士陵园中找到答案,当中存放的一件件宝物,特别是国家一级文物西周铜甬钟、战国青铜甗、通山非遗木雕等,让我们体会到通山久远的历史和聪明的智慧。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通羊城面貌日新月异,交通发达,高楼林立,商贸繁荣,群众生活殷实。漫步街头,车流如织,挤身超市,商品丰富,应有具有,人声鼎沸。
晚上,华灯初上,灯光璀灿,漫步通河,音乐响起,舞姿曼妙,这何尝不是一道道新的风景呢!
作者:吴世湖 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