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阜山脉如一条扁担,一头栓着洞庭湖,一头系着鄱阳湖,中间处,就在通山县富水河一带,大畈镇白泥村在这坐标点上,谭氏宗祠是中国传统文化村落的地标性建筑。
先人择水而居,遇山而筑,开荒辟地,繁衍生息,幕阜山派生出大大小小的山名与村落,在峰火山旁的白泥村谭祠,宛如一颗遗世的明珠,镶嵌在幕阜山脉中闪闪发光。几百年来,村里谭姓人形成多条支脉,正源源不断地汇入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演绎着人间亘古不变、烽火硝烟、悲欢离合的往昔故事。
甲辰年初冬,大地泛黄,我来到白泥,走进鄂南红色第一祠———谭氏宗祠,去解读几百年来谭祠的那一段段峥嵘的烽火岁月。
一
谭氏宗祠,始建于乾隆年间(1741年),贤士谭计六等后人为纪念始迁祖谭仲仁而建,谭氏仲仁公明生于朝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初六,为躲避战乱,祖父谭秀四携家人自江西永丰迁徒今通山县洪港镇杨林村,其父后迁大畈白鹤山油榨湾。1410年,天下太平,谭仲仁生有四子,系今四大房派,其公见峰火山下的富水湖畔,树林茂盛,泉水潺潺,平地开阔,可宜居兴业,遂迁居于此,现后人达万人以上,今男丁数千人,分流于豫皖浙、湘鄂赣等地,县境有燕厦、宝石、横石、通羊、慈口等地支脉。六百多年来,此地人杰地灵,其氏逸辈殊伦、出人投地者众多,尤其,在革命战争中,英雄辈出,在新时代发展中,英才层出不穷。
谭氏宗祠,观其表。徽派建筑,坐北朝南,灰砖黑瓦,马头滚龙,雕梁画栋,占地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100余平方平米,气势恢宏,其门楼为“牌楼式”风格,中间顶端为“山”字型,凸显“品”型状,顶高十余米,中为一人物、拟笔、星斗的釉彩图案,曰为“魁星点斗”,两侧为“向天啸”飞腾式滚龙墙,延墙体飞檐米余,墙正面为三开门,中门正开,宽高均超边门与侧门。正面边门顶为弧形,三门均设突兀状门楣,上翘角,如眉毛反转,楣下为方框状,框边突出,为堂号落处,中门上书“谭氏宗祠”字,遒劲有力,按徽派宗祠开门规矩,中门一般紧闭,古时开三门有诸多象征意义,有天、地、人和谐愿景之说法,也有左右逢源,中进侧出等讲究,正面设双狮守门,墙体设四个拴马孔,牌楼均有图案雕刻,侧面两边各开两门,左右门各开一石雕门,两侧门框形状均各为一正一弧,弧型门设石雕斗檐,门字分为“履行”“蹈和”,意为行为正直、信守诺言。四周墙体均设龙凤、鸟兽等釉彩图案,几经风雨,几经修缮,图案原样没变,仍然活灵活现、美仑美奂,正堂两边设有旁屋,分别为“德公祠”“碧公祠”,显得错落有致,跌宕得体,形成了在通山古建上浑然有致,别具一格的独特风格,心生赞叹:庄严、高大、华丽与大气。
谭氏宗祠,察其里。一进四重,由外至内,一重设有大戏台,戏台宽为14米深9米,戏台三面为精美石雕花岗石垒砌,四周向上均木雕花边装饰,墙裙上围均有图案与画像,辨其形色,栩栩如生。戏台前方看台处宽大如操场,叫大天井有些不妥,叫大院也不得当,此处宽有23余米,深有18余米,以大小不一的方块石铺地,石纹呈龟裂状,可见年代久远,戏台两侧为走廊,上方为看楼,拾五级台阶而上便是二重,为正厅,为族人聚会场所,正厅两侧均有旁房,宗祠之宽大为鄂东南之少见,正厅分前厅与后厅,中设透亮天井,正厅排列立十四根对称石柱,可见其柱粗各边面约50厘米宽,高约三米有余,其柱下石础或鼓状或瓶状或八面状,有精美石雕,工艺精湛,以人、花、草、鸟、兽等图案修饰,无重复,大致有马上封侯、二十四孝、福禄双全等喻意考究,边饰为万字纹,寓意吉祥长久,立柱两面或三面均雕刻着不同年代乡绅的精美对联,字体不一,其楷端庄,其草流畅、其行稳重,顶方为木结构,大梁、斗拱、椽子、藻井、搭耳均有木雕或釉彩图饰面,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线条优美,刀工细腻,笔法有力,边饰或回纹或云纹,意有吉祥如意、绵绵不断之意。 二重之给人强烈的人文艺术氛围,文字、彩绘、诗歌、牌匾、雕刻等,布满了整个空间,相映成趣,彼此关联,静观其里,思绪起伏,给人一种远古至今的文化穿越之感,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冲击力,可领略一方宗祠的文化内涵、宗派风格和宗祠家族的地位与财力。
再拾级而上进入三重,称上厅,为族人议事场所,天井正中处立有凉亭茶榭,两旁设有过道与旁房,旁房上有楼阁,其立柱采用下石上木结构,石础为南瓜状,其木为整根粗大的四方木柱支撑着,二重的石料与三重的木料,可见当地幕阜山山脉物藏之丰富,可叹先人手艺智慧与精巧。
四重为供奉先人场所。三重、四重的设计布局与二重类似,“三雕”内容呈变化,表现不一。一至四重,逐重递进,由低至高,这种梯进式的构造设计,让人对宗祠有了庄重、肃穆、神圣之感。
白泥现存三十余座明清古建筑民居。其中,明代建筑留存十六间(座),清代建筑留存二十间(座),形成一个较大的村落,民居间纵横交错、耳门相望,巷子四通八达,彼具街市气息。
据传,清乾隆丁西年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视察,留宿隔壁湾王家伦家,求见者络绎不绝,皇帝参观谭氏宗祠后,乘兴挥笔大书“敦睦堂”。留驾地此前名叫吴家背后,自乾隆皇帝走后,后人将地名改称为“留驾”湾。
古老的谭氏宗祠历经多次修缮,䇄立于此,见证时代变迁,传递女情长,诉说人间烟火。
二
谭氏宗祠是村落的中心点,围绕宗祠而建的儿孙住房,以东西北三面而居,南面即为偌大的广场,时代变迁,新房换旧居,明清时期的建筑群仍能保留下来,垮踏部分族人正全力保护和逐步恢复中,正试图打造原始、典型、规模的传统古村落模式。
谭氏宗祠,福泽儿孙,人杰地灵。在这里,挂满了人物简介、历史事件等史料,摆设着古老的物件,睹物思人,抚古思今,历史佳话、传奇人物数不胜数。
明朝嘉靖年间,谭胜鲁因辅助嘉靖皇帝登基有功而救授通议大夫。谭胜鲁任南京、贵州都察御史,任上刚正不阿,铁腕办案,百姓信服,号称“铁笔御史”、人称“包青天”,嘉靖皇帝钦赐立牌坊。
谭胜鲁,字希曾,于明朝弘治辛酉(1501)年,二十多岁得举人。初任河南省武陟县县令,他奖罚分明,有冤伸冤,有恶必惩。短短三年,他力剿土匪,将混乱不堪的武陟县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升任巡江巡盐都察御史后,三年大旱,谭胜鲁一手筹钱买粮,救济那些四处逃荒饥寒交迫的苦难百姓,安抚民众,帮助返乡安家落业。另一手重拳出击,大力捕贼剿盗。他竭尽忠君爱民之心,甚得正德皇帝的赞许。
在宗祠门前左侧,后人颂其功德,祖上荣光,特立谭胜鲁石头记,在宗祠后侧任保留有谭胜鲁的部分故居旧貌,当年的大门口遗址残存,可见较一般住户的大门宽大,便于轿子通行,后置有官厅,想象当年,谭大夫荣归故里,鸣锣开道,旌旗招风,八抬大轿,众亲远迎,是何等的风光。
明朝嘉靖丙辰年间,谭守身任江西南昌府新建知县。在任期间政绩突出,百姓安居乐业,倍受百姓称赞。连任九年知县,获户部重奖,并赐匾以示嘉奖。
谭守身任新建府知县期间,其长子谭学闵皇榜高中进士第十名,任江西南昌府知府,管辖新建县,是谭守身的“顶头上司”,当谭学闵走马上任时,作为下属的谭守身同桌相陪,谭学闵摘下自己头上的乌纱帽,脱下身上的官袍,双手珍重地放到首席的椅子上,自己坐在父亲下方相陪。因为封建礼教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臣之礼数,冒犯不得,谭学闵机智举动被时人所惊叹。被后人传为“忠孝两全”佳话。谭学闵任南昌府一年之后,授翰林院编修,负责撰写国家法令制度文书,后来又调任大理寺右寺右评事,升任大理寺少卿,授文林郎。
其忠、其孝、其风范,为世人所颂道,其后人为纪念谭学闵,这里建有碧公祠,号“世德堂”,一进四重,设有八角大石鼓,其威望功德有嘉,有诗云:“维桑梓必恭敬止 桑梓旦然况支祠”,距今200多年,后人于清朝咸丰11年、2018年予以重修,可见功德无量,遗风尚存,世代崇尚。
谭氏人耕读传家,崇文至上,延续至今,一家读书人,一门大学生,从政、出国留学者众多,能人辈出。如当选第四届、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谭能华,如当今一辈子从事教育事业的原通山一中校长、通山教育局局长谭经校,其妻陈振翠更是久负盛名,湖北武汉人,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三八红旗手”,1997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自然科学突出贡献专家的特级教师。其两子谭健、谭欣受父母文化熏陶与影响,皆读书勤奋,高分中榜,现均为正处级领导干部。
谭经校校长、陈振翠老师的清朝时期老宅现按原样修缮一新,游客必“打卡”之地,在这里,可领略当年谭老师夫妇当初的艰苦岁月,满屋散发出着书香意气。老宅后有一小院子,夫妻俩常在这里借来月光吟书对唱,在老宅前方的右上角是一个小角楼,设有一个小窗户,看似有点不对称,殊不知,这就是谭家几代人读书的地方,他们一个个在豆大的煤油灯下,在一米阳光辅照下,从光明走向光明。
三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狼烟四起,加之,腐朽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民众潦困,中国急需一场彻头彻尾的革命来改变中国的未来,通山,在鄂东南革命中是起步最早、时间最久、人员最多、斗争最激烈之地,在这场子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中,谭氏宗祠的儿孙们从未缺席,谭氏宗祠一时成为通山红色革命的最为活跃之地,谭氏牺牲人员之多,在通山的英名册中排在前列。
1921年,谭英鸿考入武昌陆军学堂(当时通山青年在武汉读书仅数十人),接受了新民主革命思想,并加入青年促进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他放弃大城市生活机会,回乡与曹大骏等人创办白泥第一所小学,成立中国共产党小组,发展谭俊华、谭民治、谭道鸿、谭质夫、谭道明、谭无珍等加入党组织,谭英鸿任组长,谭俊华负责农运和农民自卫队工作,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抗税赋、破迷信等斗争活动,是年6月,成立大畈党支部,谭英鸿任书记,“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暴发,谭民治、谭道民英勇牺牲。1927年8月,通山积极响应“八七会议”精神,在全国率先发动秋收暴动,相继成立了通山第一个红色政权———通山县工农革命委员会,不久,改为通山县苏维埃政府,之后,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向蒋介石反动统治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旷日持久斗争,在1929年10月前,谭英鸿所领导的农军在中共大永区委的领导下,先后对地方反动民团发起了慈口金盘岩、保卫苏区反围剿、攻打大畈等战斗,他们不断地在战斗中成长,在战斗中壮大。
李灿、何长工率领红五纵队挺进通山,先后取得杨芳林、夏铺、宝石、横石、富有大捷,1929年10月19日,一举歼灭大畈民团,,活捉民团长吕昌太,占领大畈,谭俊华、谭质夫闻讯当夜渡河,找到了红军,次日,李灿、何长工应邀来到谭氏宗祠,会见县委书记叶金波县委一班人,彻夜不眠,促膝相谈,白泥农军正式改名为工农游击队,军事上临时受红五纵队指挥,部队从这里翻越鸡口山进入黄沙休整。月底,配合红五纵队夺取了通山县城大捷, 11月,谭英鸿在攻打大冶县城中,壮烈牺牲。1929年12月,通山县城失陷落入国民党手中,通山县苏维埃政府迁至白泥谭家祠堂。
1930年3月21 日,通山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白泥谭氏祠堂召开,来自各区、乡苏维埃政府的200多名代表欢聚一堂,祠堂门口的一对狮子微笑着吐出了舌头,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代表们,谭家人打开中门,以最高的礼仪接待亲人的到来,村里人杀猪宰羊,待客奉请,在宗祠的外墙上写满了红色标语:“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十大主张”、“坚决执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的组织法!”、“打倒土豪劣绅!”在五天的会议中,何长工在会上作重要讲话,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苏维埃政府,谭质夫当选5 人常委,任裁判司法部长、谭元珍任妇女部部长,祠堂内相继设有指挥部、红三师医院、军政干部训练地、列宁学校等,从此,通山革命星星之火从这里再燎原,境内各乡、村均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标志着通山土地革命全面铺开并进入高潮。
1930年6月,彭德怀率红三军团从大冶出发,途经白泥,宿营谭氏宗祠,晚上,县苏维埃政府专门组织宣传队在谭祠戏台为将士们献上文艺节目,万名将士将宗祠挤得水泄不通,曾听当地老人讲,那时,宗祠人山人海、热闹场面就没见过。
1931年6月,谭元珍获敌情报,红三师某团巧施妙计,将西坑潭河洗澡的敌军一举拿下,俘虏200多人,两天后,80多人被谭元珍策反,其余人经教育后释放。7月,中国工农红军通山独立团在谭祠成立,谭质夫当团长,8月,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谭氏宗祠召开,谭俊华当选大畈区苏维埃主席,11月,独立团配合红三师歼灭大畈敌驻军一个营,是役,团长翟本山壮烈牺牲,后改大畈区为本山区,同月,谭元珍不幸被捕牺牲。
1932年12月27日,大畈失守,敌82师占领月余,当敌军知道谭氏宗祠曾是革命机关时,气急败坏,欲付之火炷,当时,敌团长也姓谭,念及祖先之情,即撤下了命令,令他不曾想到的事,有三位下属谭姓军官却被阮阿容、周香珠等白泥的媳妇策反了,悄悄地留了下来加入了我军,掉转枪口向反动派开战。
在蒋介石先后发动的四次反围剿战斗中,先后有时任鄂东南工农兵银行主任谭省三、时任红三师师长谭质夫等160余名白泥儿女先后为革命牺牲。其中,在攻打县城、三战猪头山、苏区保卫战、牛藤棚八烈士尤为惨烈。无论是在革命初期或是在革命战斗中或是革命低谷时,谭氏儿女不忘初心、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以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一如既往、前赴后继地参加到革命中去,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当年,谭质夫所写《少年先锋队队歌》的手迹至今留在一家挂有“五代同堂”老屋墙壁上,大部分字迹仍清晰可辩。
1934年初,萧克将军率领红六军团率军进入通山冷水坪一带,当他得知其二哥萧克允(时任湘鄂赣省军区北路指挥参谋长)也战斗在鄂东南一带,迫切想兄弟能团聚一场,后经打听到二哥在通山大畈壮烈牺牲,却误听为在通城大板,他擦干泪水带着遗憾西征。1984年,萧克将军视察通山,在走访中,他嘱咐当地政府能帮助找到其二哥的坟墓。期间,经多方寻找未果,萧克将军再次遗憾地离开通山,直至临终前,他再三嘱咐子女一定要找到二哥坟墓,2010年,其儿子萧星华少将及大哥萧克昌将军的长孙萧石英专程前来通山、通城两地寻找未果,这事竟成了萧克将军全家人的心病。2014年5月,通过通山政府和社会各方人士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经过确认,萧克允同志就安葬在白泥谭家祠堂旁。据谭道敬老人回忆,八九岁时,当年,红军在攻打白泥猪头山战斗中,一群红军战士抬着一个血肉模糊的重伤员到谭氏宗祠进行救疗。得知那个被炸断双腿的人是红军师首长,此人就是萧克允,后经抢救无效而牺牲,是役,有36位无名烈士牺牲,安葬时,师部举行了追悼大会,当地村民全来送行,谭道敬的父亲谭家午时任赤卫队队长,他率领赤卫队员含泪将红军烈士安葬,而萧克允单独安葬在宗祠附近叫许家立嘴的地方。
在抗日战争时候,1937年10月下旬,窦联顺奉命筹备成立中共阳通县委,建立大畈、黄沙、板桥等抗日根据地,县委机关、新四军联络处设在谭氏宗祠办公,王首道将军率南下支队一部从这里酝酿“黄沙之战”妙计,率领队伍翻越鸡口,突袭围歼黄沙阮家墩200余日伪军。八年抗战中,当地游击队员与新四军密切配合,有力地阻击和杀伤日寇的嚣张气焰,让日军不敢踏进白泥半步。
四
村头河边有四棵黄莲、三角枫古树,高约20余米,树龄约300年,好像是村落的前沿哨兵,也好似从远古而来的神灵,守护和庇佑着村庄的安宁与祥和,人们称为“红军树”。秋风吹过,金黄的落叶纷纷扬扬在空中飘荡着,飘向山坡、飘向田野,飘向旁边的烈士陵园,默默地向这片土地致敬。
树梢上,新的嫩叶正在孕育着新的生命,在冬天里却长出新芽,提前吐露着春天的气息。
解放后,大地满目苍夷,社会百业待兴,白泥人告别了战争岁月,安下心来重拾家什,开荒播种,重建家园,为过上好日子满怀希望地赶路中。
告别战争后,谭家人也吃过不少苦头,大锅饭时期饿过肚子,文化革命时期停过课,闹过荒,着实走过不少弯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里人生活开始好转,改革开放后,谭氏人生活日新月异,人们不断地翻盖新房子,生活条件得以改善与提高,古老的村落惭焕发出生机,大批的明清民居却遭到了拆除重建,传统的古民居正在一点点地将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中。
十八大以来,建设美丽乡村的一纸蓝图正在各乡村悄然展开,此时,一位乡贤义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并苦口婆心地说:“再不能拆毁这些老房子了”,他说:“传统古民居是历史的实物见证,反映了不同时期我们谭氏人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智慧,有极具地方性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历史研究和红色研究价值,不仅是我们情感中的纽带,也是我们游子的乡愁记忆,是精神的寄托,是传承的纽带,更是我们谭氏家族唯一的传家宝”,激起全族人共鸣。
说这话的人就是谭氏宗祠管理委员会会长谭家泗,他身残而志不残,独臂闯江湖,弄潮商场,他每赚一桶金,从不忘父老乡亲,先后多次组织村里人到全国各地旅游,将个人部分资金投入白泥宗祠及古民居的维修、保护与建设上,花大精力投入宗祠的红色文化研究与修复工程,在他与管委会一班人的领导下,谭氏人通过十几年不懈的努力,谭氏宗祠得以逐步修缮还原,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游客与日俱增,2016年,谭氏宗祠获取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喜获取中国传统文化村落。
谭氏宗祠从烽火硝烟中走来,如今,成为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研究、传统文化调研等多个基地,一位史学专家参观谭祠后,不无感慨地说:“这里内的石雕、木雕、红色文化价值真是活宝贝,无法用金钱去衡量,得好好保护下去才是”。
“目睹还有不少垮踏和荒废的古建,修复还急需不少资金,我们的保护与修繕之路还任重而道远”,谭家泗语重心长地说。
猪头山战场遗址在哪?这是我最想去看的地方。我再次走进白泥,又去找热心于家乡建设的谭崇仁老师,他退休后一心一意扑在谭氏宗祠的文化研究上。他在广场上往那边一指,说:“在村前的湖边上,有六里来路呢”。
路上,村里人在地里忙活,牛羊满山坳,白色大雁时而盘旋在天空,时而栖息山坡里的那一片枇杷树枝上,山凹间有不少谭氏家族的新房子,在暖阳映照下,令人顿生出安逸和宁静的心情。
站在猪头山上,猪头山原名叫转头山,指水流到此处会转头向东而得名,隔湖望处,远处,美丽而安宁的大畈镇就在眼前,近处,一眼望不到头由中核电投资的光伏发电板,诸如蓝色的陆地海洋,富水湖水围绕着猪头山,站在这制高点上,俯视四周,身处其景,令人心旷神怡,现在仍见当年碉堡被炸毁的残石砖头,当地人在九十年代开荒时还挖出不少子弹壳与骨骸,好像烽火硝烟并没散去。遥想当年,红军壮士三次为保卫苏区,在这里浴血奋战、萧克允炸碉堡视死如归一如情景再现,自问:“难道他们的昨天,不就是为了我们的今天吗?”先烈们为了后代儿孙安宁幸福,他们的牺牲精神为我们开辟了一条伟大的、美丽的、幸福的中华复兴之路。
离开白泥时,烽火山显得格外壮观,山上,祥云朵朵,朝霞万丈,山下,谭氏宗祠令我肃然起敬,正熠熠生辉,光芒夺目。(张长征)
上一篇:南昌县黄马乡人大: 念好“四字决” 民“声”变民“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