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政,一直是一个让人忧虑的现象,“躺平”文化渗透到官场,不仅损害政府形象,更是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过最近发生的事——重庆涪陵区颁发“蜗牛奖”给那些工作懈怠的干部,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那些“躺平者”的脸上,也向全国发出了强烈的信号:国家正在全力整治政府服务体系,领导干部必须积极履职,跟上形势,不能懒政怠政!
一记响亮的耳光
2024年,重庆涪陵区对在工作中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干部颁发了“蜗牛奖”,以此警示和鞭策那些“躺平”的干部。这一做法也迅速在网络成为热议话题。这一举动,无疑是对那些混日子、不作为干部的一次公开“抽鞭子”,也向全国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懒政怠政,绝不容忍!
而且,涪陵区的做法也非孤例。近年来,多地纷纷设置“蜗牛奖”,亮剑“躺平式”干部。如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云南省昆明市、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等地,都通过设立“蜗牛奖”的方式,对工作中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和处罚。
这些举措不仅震慑了那些“躺平”的干部,也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懒政开始无处遁形
懒政现象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一些干部,不是因为能力不足、就是因为心态消极,在工作中表现出推诿扯皮、敷衍塞责。
为了整治这一现象,除了设立“蜗牛奖”,一些地区还通过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教育培训等方式,推动干部积极履职。如江苏省泰州市还开展了寻找“躺平者”活动,对发现的“躺平式”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和处罚。此外,一些地区还建立了帮扶、转化机制,对“躺平式”干部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重新找回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政府服务体系迎来大变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政府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政府工作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而一些干部在工作中的懒政怠政、敷衍塞责,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为了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诉求,国家逐渐加大对政府服务体系的整治力度,推动干部积极履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两大毒瘤必须铲除
在整治政府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懒政和形式主义是两大必须铲除的毒瘤。
不同于懒政现象,形式主义则表现为干部在工作中只注重表面文章、不注重实际效果,导致工作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
据统计,2024年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超10万起,批评教育和处理超15万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超8.6万人。这一组数据充分说明了国家对整治懒政和形式主义的决心和力度。
整治懒政,刻不容缓
国家正在全力整治政府服务体系,推动干部积极履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整治懒政和形式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奋斗。
上一篇:南昌县广福镇人大: 人大代表化身“三员”共筑平安建设防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