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消磨掉贫困学子接受教育的尊严

来源:楚华看点     时间:2020-03-15 13:52:55    浏览量:
分享到:

 近日,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上营街李某敏家中三姐弟共用一部手机的事件刷屏了。这篇题为《河南一贫困户女儿因无法在家上网课吞药物自杀》的文章,让教育公平、代际贫困等关键词一次次地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

在舆论的关注下,当地官方回应说,目前已经为其家中配备好可以上网课的智能手机。同时表示将在原有政策下对其加强帮扶,且连夜为女孩家添置了新家电和被褥,并送去5000元现金。

李某敏家的苦难暂时解决了,但是这就结束了吗?这一事件所折射出的真实感和无力感让人叹息。不可否认,国家目前脱贫攻坚的力度世所罕见,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将于今年底被消灭。但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相对贫困还将长时期存在。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既然受教育权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那么特殊时期采取线上上课的方式也要顾及到每一位学子,保证不让一名学生因为贫困而掉队。这不仅仅关乎受教育者的经济承受力,更关乎的是受教育者乃至整个家庭的尊严和情感。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比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不让贫困消磨了贫困学子接受教育的尊严。一旦受教育者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因为贫穷导致受教育权利受到损害,则其尊严和情感上的受损程度远远超过其课本知识学习匮乏的损害,让受教育者一生之中都留下无法泯灭的阴影。

在“停课不停学”的倡导下,各级院校都纷纷启动网络课堂。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学的手段也可灵活有趣。或许,这正是让学生学习一些看似无用、“考试不考”但却非常有意义也有必要的知识的时候。很多高校的做法可圈可点。

北京大学为方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网上学习,为132名家中没有电脑或网络的学生配置了电脑、手机网络等移动终端,并花费67万元为2234名贫困学生每人补贴了300元的“网课流量费”,让这部分学生实现了在线学习无障碍,保证有条件做到不停课、不停学。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石新民老师在其《艺术导论》的开课导言中说,疫情把大家困守在各自的家乡,但也并不完全是坏事。大家如果把困守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是可以有所收获的,比如说,在可以走动的前提下,大家可以在家乡附近来一次深入细致的走寻。每一条街巷,每一条河,每一个码头,每一座山,每一个村寨,每一座老宅子,甚至每一棵大树,其实都是有历史、有故事的,里面所涵盖的细节,就是文化。你可以跟一个当地的民间艺人或者一个民间歌手一起呆一下午,看一个木匠制作一个构件,可以去拜访一个萨满或者一个毕摩、傩戏师傅,把你们家附近的博物馆、纪念馆看一遍,去考察一口古井,为它写一小篇小文章。也可以到一座高山上去看风景,看日出和日落。记住,这不是闲逛,因为艺术就是起源于游戏、巫术和劳动之中。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胡玉伟院长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导读》课给学生们布置的任务是阅读、思考、写作。“让自己心静下来,读经典作品,思考一些问题,练练笔,同时阅读老师发的材料。”

这些院校的做法都值得点赞。“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网络课堂也是一种教学方式,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结晶。但是,无论技术如何发达,都是为人服务的。教育也是如此,无论何种教学方式的采用都要考虑到教育公平,不要让贫困消解了这种公平。要让所有的学生无论在何种情况、在什么地点都可以享受有尊严的接受教育的方式,这是新时代交给每一位教育者的答卷。

(作者系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上一篇:战疫情,习近平这样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中国信心

下一篇:我的战士,一个都不能少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