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老人的“幸福家园”

来源:     时间:2019-10-11 13:58:10
分享到:

 

——湖北省通城县托老康复中心
 
    在湘鄂赣三省毗邻的通城县城,有一个民间托老康复中心。它有着“全国最佳养老机构”、“湖北省示范养老机构”、“咸宁市民间养老先进单位”的称誉。创史人李雪兰是“感动通城”十大人物,咸宁市“十大杰出公仆”,“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省老龄委、省总工会、省团委、省妇联、省广播电视台授予她湖北省第三届感动荆楚“十大敬老楷模”荣誉称号。入住的老人们称托老康复中心是“幸福家园”。上海、武汉、长沙、岳阳、平江、鄂州、赤壁等地都有老人在这里入住养老。 
    
1.jpg
 
 “今年我十七,是元老”
B114号房间,入住的是92岁高龄的李丙炎老人,耳朵不太好使。采访者问:“老人家,您佬高寿哇?”李佬说“今年十七,是元老。”
弄清楚李佬答非所问的话,故事还得从十七年前讲起。
2002年,李雪兰从通城县隽水镇卫生院退休,丈夫早年去世,子女不在身边,和90多岁体弱多病的老母亲一块生活。自己想外出找点事做,苦于母亲无人照顾。她联想到通城县是个打工大县,空巢老人多,老人在家无人照顾,生活不能自理是众多子女的一块心病。如果有个托老单位该有多好哇。她找来几个姐妹商量,自筹了20万元钱,租用隽水镇卫生院三、四两层楼的1200平方米办一所托老康复中心。通过两个多月的筹备,动员三位朋友送自己的老人,加上她自己的母亲和公公,五人入住,正式开业了。
开业后,参观访问的人络绎不绝,对这种托老康复方式和服务质量特别赞赏,要求入住的人与日俱增,不足一年时间,20间房子很快挤住了50余人。
2006年,湖北金太阳药业有限公司胡明豪董事长出资,征地54亩,20074月开工,建成两栋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260个床位的托老康复中心,200811日开了业。李延丙老人便随迁入住至今,成了17年的元老。
 
 
2.jpg
 
“托老康服中心救了我的命”
 
2012316日上午,两个青年小伙,分两边架着一位两眼发呆、两手下垂、两脚不能着地的老太太,进了A203号房间,老人被抬上了床。
老太太叫黎媛英,1942年出生,老伴是通城县一中的教师,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子女都成家立业,孙子乖巧可爱。老俩口几十年相敬如宾,从未红过脸,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模范家庭,祖孙三代,其乐融融。2005年的一天,老伴看电视时突然倒地,因心梗抢救无效,半小时离开了人世。黎媛英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从此,不吃,不喝,不睡,不想见人,多次产生寻短见的念头。到了2010年,已经卧床不起,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到省里大医院检查,一切器官正常,结论为严重的忧郁症。
黎媛英入住康复中心三个多月,自己不能洗澡,整天整天躺着。李雪兰同护工们一起帮她摆弄房间,照顾她起居,和她聊天,扶她坐起来看电视,陪她去院子里散步赏花。时间长了,黎媛英见不到了被人歧视的目光和被人嫌弃的感觉,眼前相处的是平等的老人和胜似亲人的姐妹,思想包袱甩掉了,心情逐渐好起来了。饮食、睡眠日见好转,能单独下床走路,到院子里转悠了。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嘴里哼起了红歌,养成了读书报、看电视做笔记的好习惯。几年来,她将看过的251部电视剧,分男女演员、夫妻艺人、剧中人和扮演者记录了厚厚的5大本,十万多字。40岁以上的演员都能一个个叫出名字,251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她都能唱。
 
     2018年,小儿子买了房子,装修好后,接黎媛英老人回家过春节。春节期间,全家团聚,十分开心。但她一刻也没有忘掉托老康复中心。正月初八,见儿子和儿媳都上班去了,她急急忙忙叫“的士”回到了托老康复中心。她说:我来这里已经7年了,是这里救了我的命,托老康复中心才是我晚年理想的家,在这个家庭里,我感到无比幸福和快乐。一位老人的家属给她总结了四句话:“年龄七八十心态十七八,自由潇洒过,老树发新芽”。
 
 
“工作要用‘心’去做”
    “儿女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尽孝心是子女的义务,责无旁贷。子女打工离乡背境,远离老人,无法尽孝,将父母送到托老康复中心,是委托尽孝”,李雪兰说。接受了他们的委托,尽孝就传递给了我们,我们必须万事“孝”当先,把尽“孝”体现到我们的具体工作中,用“心”去作。以老人的方便和舒畅为标准,实实在在办好每件事。李雪兰对这种服务理念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她营造了大格局的服务氛围。
 
    小病不出院:院内有医务室和药房。配有具备相应资职的医务人员10人。一般毛病在院内就医。
    重病不起床:起居不方便的重病号,医生到床前看病,按时服药,全方位护理。
    理疗送上门:需要理疗的老人,理疗医生将设备推到床前,按时做理疗。
医疗报销一条龙:看病垫资、上医保部门找人、排队等环节被替代了,给老人和子女提供了方便。
通讯联络畅通:病房每个楼层都有电话。李雪兰的电话与各楼层昼夜畅通。她的微信连着所有老人的子女,随时可以将老人的喜怒哀乐发送给他们。
    老人腿脚不好使,上楼困难,托老康复中心将所有楼层的踏步由正常的18公分高降为7公分高,给老人上楼提供极大方便。
 
3.jpg
 
 “可以缺钱 不可缺德”
 
    创始人李雪兰和投资人胡明豪心心相印:自己的职业是献爱心尽孝心,创建托老康复中心的初衷和使命不同于普通企业,决不可以盈利为目的。托老康复中心至今仍欠下300多万元的债务,但他们没有打算在老人身上多收一分钱补这个缺口。相反,该在老人身上花的钱,从来不吝惜。
 
   民以食为天。办好食堂是头等大事,食堂不搞承包经营,避免以盈利为目的,防止降低成本,揩老人的油水。始终以吃好、吃饱、吃放心为目的。就餐有两种方式:一是吃桌饭,每人每天12元;二是自选,凭票就餐。早餐有面条、饺子、馍馍、稀饭,自选。菜的花样不断更新,上周公布下周的菜谱。所有进食堂的菜都由专人定点采购。
 
开展文艺活动。把有文艺细胞的老人组织起来唱歌表演,让老人们自娱自乐。传统节日,自己编排节目,购买服装道具,举行晚会。及时将剧照通过微信发给老人的家庭圈,让他们与老人一起享受欢乐。
营造整洁、生态、宜居的环境。室内设备齐全,过道宽敞、整洁、明亮。院内花、草、树木四季长青,安装有健身器材、坐椅,建有宣传栏等,可谓景色宜人,花草飘香。老人们编出顺口溜:“康复中心好豪华,千红万紫映朝霞,养亲敬老中华德,代儿亲孝众人夸。”
 
 “老人节联欢。每年的“老人节”都要将老人的子女请来,观看父母自编、自排、自演的文艺节目,并免费进晚餐。
    组队参加县里文艺竟赛。县里举行文艺汇演比赛,单位也组队参加,不考虑得什么名次,重在让人们心目中存在康服中心这个老年人向往的“幸福家园”。
   “生日”庆祝活动。子女委托给老人庆祝“生日”的,单位积极配合,举行仪式,赠送纪念品。91岁的李文斌老人,入住12年来,8090岁的生日都是在这里过的。门口贴上祝寿对联,一起唱生日快乐歌,为她健康长寿喝彩,欢歌笑语,热闹非凡。李文斌激动地说:“这个家真好,比我在小家过生日快乐得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4.jpg
 
 “我们有个好团队”
 
  通城县托老康复中心创办十七年,医疗责任事故和安全责任事故均为零,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得到了不少殊荣。李雪兰总结说:“我们有个好团队,荣誉是大家用汗水加泪水换来的。”
 
通城县托老康复中心有工作人员48名,工作10年以上的有50%17年的元老有2人。社会上有些人认为托老康复这个职业整天帮人端屎尿、擦屁股,没出息。李雪兰说:“进入我们这个行业的,都必备资质。一是要具备高素质、不怕苦、不怕脏、有爱心、有责任心;二是通过省级专业机构培训合格。没有资质的人不曾想过,自己父母的屁股儿女不擦,是因为不具备相应资质。我们有资质,乐意干。没有资质进不来,进来了的不愿走。”
60%的失能老人24小时都要护理,洗漱、进食、大小便、洗澡、服药、翻身等等,如果视为任务去完成,日复一日,就会厌恶,不耐烦。反之,视为责任,就会有耐心,产生同情感,每个护理细节都会做到更好。200912月,入住一个女流浪人,十个脚趾头都烂了,生了蛆。护理人员每天帮她配药泡脚,上药,提水帮她洗澡,给她剪发梳头,视为亲人。李雪兰说:“我们的工作不是任务是责任。”
 
17年来,在托老康复中心归终的老人有几百人。归终的老人都要按照当地风俗习惯,抹澡、洗脸、换衣、化妆等,处理一切后事。鄂州市83岁的周祥德老人,儿女们都在外地。2004年大年三十晚上去世,通知其子女,无法及时赶回。按当地风俗作好遗体处理后,安排每班两人,轮流值班守灵。子女初二赶到,目睹父亲遗体前香燃烛明,脸部化妆,神态安详。儿女们含着泪水,向守灵人员鞠躬,说:“大过年的,让你们帮我守灵尽孝,太谢谢你们了。”工作人员说:“应该作的。从你父亲入住开始,你们就委托我们尽孝了。”
 
老年痴呆病人,常常把自己拉的大便双手捧着满房跑,床上、桌上遍地“开花”。这种现象,一个班可能发生几起。有时同一位老人一天发生几次。护理人员习以为常,不厌烦,不嫌脏,把大便当成黄泥,帮助老人清洗,换衣、被,打扫室内卫生,让老人得以舒适。
 
   73岁的李雪兰,从来就没有视自己为领导。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深更半夜接到电话,立马赶到现场,亲自动手,沾满大便的毛巾她拿去用手搓洗。护理工问她为什么不戴手套?她说:“这个老人没有传染病,我清楚,戴不戴手套无所谓,戴个手套反到不方便。”
 
   人老了,体力活动少,大便秘结是多发和常见毛病。李雪兰自幼学医,处理便泌是她的强项,业务熟练,手脚轻便。还有一些老头不好意思让年轻护理工去摆弄,索性直接打电话点李雪兰的将,李雪兰有求必应。该用手指抠的就用手指抠,该灌肠的灌肠。C307房间85岁的徐士风老头,几天没有大便了,电话直接打给正在开会的李雪兰,她立马休会赶到徐老头床前,给他灌了肠。大便通了,徐老头深嘘一口气,说:“哎呀!真舒服。雪妹子心灵手巧,手到病除,太神了。”
    
如今,湖北省通城县托老康复中心在人们心目中的亮点成了李雪兰心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那些排队等待“托老”的留守老人“何日梦成真”。(余方元 龙继雄)
 
责任编辑 华文高

上一篇:咸宁怪才刘昌杰的曲艺人生

下一篇:咸安:调水抗旱救民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