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通山县洪港镇车田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王能龙,这位身兼县人大代表、车田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多重身份的杰出人物,正以其对家乡的炽热深情和对人民事业的坚定信念,引领着车田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成为众人瞩目的典范。
王能龙的故事,始于他早年作为一名从车田村走出的闯荡者。在外打拼多年,凭借自身的智慧与努力,他成为当地人口中的“小老板”。然而,每次返乡,家乡的落后景象都深深刺痛着他的心,一种回报家乡、助力发展的强烈愿望在他心底悄然萌生。
2016 年,怀揣着这份热忱,王能龙毅然回到家乡,从村民小组长这一基层岗位开启了他的奋斗之旅。他以努力和真诚为基石,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进群众的心中,逐渐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与认可。2018 年,凭借出众的能力与崇高的威望,他众望所归,经全村党员和村民推选,担任村支书兼主任,同时当选为通山县人大代表。这一系列的身份转变,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王能龙将这句话奉为圭臬,并切实贯彻到行动中。自当选县人大代表以来,他深知肩负的使命重大,始终忠实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发挥代表作用。为了家乡的发展,他不辞辛劳,四处奔走,让一桩桩实事、一件件好事在车田村落地生根。
车田河沿岸居住着 360 多户人家,每到汛期,河水暴涨,给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面对这一严峻问题,王能龙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行动力。他深入实地考察调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掌握了详实的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他精心撰写建议案,及时呈送县人大常委会以及县交通局、县水利和湖泊局。经过无数次的沟通协调和不懈努力,终于成功争取到 500 万元的修复河堤和沿河公路项目资金。如今,新砌的 2 公里河堤坚固如初,水泥路平坦宽阔,沿岸还栽种了桂花树,安装了路灯,曾经令人担忧的河段摇身一变,成为车田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日常工作中,王能龙始终将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他凭借着无畏的勇气和赤诚之心,赢得了上级部门的高度信任与大力支持。截至目前,他积极向上争取,累计为兴建公共福利事业项目筹措资金达千万元。这些资金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车田村的各个角落。
其中,2.5 公里外的山泉水被成功引入全村 370 多个农户家中,困扰村民已久的饮水难题得到彻底解决;沿国道村庄环境得到大力整治,他带领群众精心修通村民门前的下水道、排水沟,实现公路沿线农户生活用水入池处理后再排放,村庄的卫生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公路沿线和村湾中心广泛安装路灯,夜幕降临,灯光照亮了村民的出行道路,极大地保障了群众夜间出行的安全。
在王能龙的卓越领导与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车田村实现了从落后村到全县“十面红旗”村的华丽转身。如今的车田村,社会和谐稳定,村庄秀美如画,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王能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事业树立了一个可资借鉴的优秀范例,成为广大乡村工作者学习的榜样。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有志之士投身到乡村建设中,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王能朗 倪亚生)
上一篇:温善连:人大代表履职的典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