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逐梦人”

来源:楚华看点     时间:2024-07-08 16:38:46    浏览量:
分享到:

————泰和“农民贴心人”讲好乡村故事小记

  “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聚焦文化振兴,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内生动力方面有哪些经验?”“以推广‘钟义灿说理说法室’品牌为契机,怎样协调解决乡村治理难题?”……近年来,泰和县人大常委会以“农民贴心人话乡村振兴”为主题,分区域、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故事交流。打破传统“专家讲、学员听”的模式,由“农民贴心人”挑大梁、唱主角,通过“课堂上学知识、讲台上验能力、实践中比成效”,倒逼激发乡村振兴“头雁效应”。

  一场场朴实无华的乡村振兴“故事会”,蕴藏着一个个乡村振兴“逐梦人”的生动实践,充分诠释了“农民贴心人”履职路上的智慧与担当。

党建赋能 产业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我们农村的老人也说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最近,“农民贴心人”康琼文经常站在田间地头,用一口流利的当地方言,向群众讲解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让群众充分认识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从靠天吃饭到端牢产业振兴的‘新饭碗’,从小打小闹到做大做强,从无人问津到趋之若鹜……如今的朱家村,在党建引领下,产业振兴之路越走越宽。”身为塘洲镇朱家村党支部书记,康琼文显得格外激动。

  据了解,朱家村作为传统农业村,过去产业结构单一,不足以带动群众致富。康琼文自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积极发挥在基层党建中牵头抓总、示范表率的使命担当,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以党建引领聚势赋能,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朱家村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为契机,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升级,大力发展葡萄、西瓜、井冈蜜柚等果业种植,打造了以金滩古林景点为中心的集采摘、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观光旅游基地。2023年,引进羊肚菌种植技术,发展羊肚菌种植产业,目前已建设大棚50余亩,总投资超100万,带动8户20位脱贫户通过务工实现增收。积极发挥村庄养殖传统产业优势,通过建设养殖基地规模化养殖、提供养殖防疫技术服务指导等措施,养殖1000多只鸡鸭、600余只鹅、20余头牛,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家门口增收致富产业。如今的朱家村,产业发展生机勃勃,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实现了村庄“蝶变”。

红色研学 新业态经济越做越火

  “农民贴心人”的故事里不仅有产业振兴的强路子,还有文化振兴的新门道。“上田村红色底蕴厚重,我们有浙大西迁泰和留下的宝贵文化遗址、有竺可桢校长及其同事们呕心沥血的遗迹、有竺可桢妻儿病逝于泰和的墓葬、有浙大师生驻留期间留下的服务社会为民办事的功绩……红色故事代代相传,如何以打造“浙大旧址、人文故郡”为载体,将这些‘沉睡’的红色资源唤醒,带动整个村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上田村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任务。”澄江镇上田村党支部书记胡志鹏把“农民贴心人”故事会搬到红色教育基地“遐观楼”门口,以敞开式、拉家常的形式,围绕“讲好红色故事打造乡村振兴的强引擎”主题,讲红色故事、忆村庄变化、谈经验做法。

  胡志鹏介绍,县里聘请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浙江大学西迁泰和办学旧址保护和利用规划》,运用人文景观结合田园景观,完善道路结构,提升改造浙大西迁泰和旧址,将遐观楼升级成展示陈列浙大师生“文军西征”的纪念园区。整个上田浙大西迁旧址已打造成高质量的集浙大校史、抗战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下一步,上田村将围绕红色资源优势,在开展红色文创产品开发和红色文艺作品创作方面进行探索,让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乡村生活。

  为找准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的最佳连接点,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上田村创新“沉浸式”红色研学发展模式,与文化创意、思政教育、中医康养、农业观光等产业协同共进、融合发展。通过举办格桑花节、玫瑰花节,菊花中药材种植,草莓、火龙果采摘观光等商旅活动积极造势,借助抖音、快手、微视、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将红色文化进行包装输出,前来参观游客络绎不绝,高峰时期人流量达到近10000人/天,带动当地经济收入20余万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近10万元。

培育品牌 乡村治理成效越来越好

  室外课堂鲜活生动,室内课堂同样精彩纷呈。“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全国优秀调解员‘钟义灿’的故事和经验……虽然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品格一直在传承。”在螺溪镇爵誉村“幸福茶馆”交流活动上,村党支部书记康定华授课分享激情满满,村民学员们不时争先举手追问细节。

  “如何发挥村民自治积分兑换、‘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作用来激活基层社会治理活力?”“南溪乡的‘四调联动工作法’和马市镇的‘罗小林工作室’调解工作法,有没有什么是我们螺溪镇‘幸福茶馆’值得学习借鉴的?”“怎样有效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工作的积极性?”

  近年来,爵誉村不断拓展乡村联系点和农民贴心人工作室的职能功能,除了做好乡村振兴“政策宣传、信息采集、群众联络、服务指导”等规定动作,还创新开展了“围炉夜话”“流动调解团”“庭院课堂”等系列活动。“老茶馆”焕发“新生机”、“小茶馆”凝聚“大磁场”,幸福茶馆变身为村民议事协商厅、矛盾纠纷调解站、文明实践新阵地、优秀乡贤集聚所……功能不断升级。坚持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问题分析交流会,村民们围坐一起,学政策、解难题、谋发展、话振兴。有了广大村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爵誉村的乡村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治理效能不断增强。

  从“坐着听”到“站着讲”,从“传统讲堂”到“高效学堂”,从“大道理”到“身边事”,这里有土味、有情味、有趣味,更接地气、暖民心,一件件民生实事也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游刃有余。

  如今的泰和,“联系点”、“贴心人”已成为该县人大依法履职、服务全县农业农村发展大局、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泰和样板的有力抓手。“小站室”服务“大农村”,合理化“建”、制度化“管”、高效化“用”等优秀经验和典型做法,将带领更多群众融入乡村振兴新实践,共享乡村振兴新果实。

作者:江西省吉安市人大常委会外侨民宗工委  康良玉

上一篇:鹰潭市人大:坚持人民至上 推动代表联络站提质增效

下一篇:南昌县人大:让群众在接报案和立案工作中切实感受到执法“温度”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