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只有高度重视社会责任才能基业长青

来源:楚华看点     时间:2023-06-21 15:44:29    浏览量:
分享到:

 

——从5·29苏州桥滴滴恶性交通事故看企业社会责任

案例回顾:今年5月29日下午六点多在北京苏州桥下发生了一起恶性交通事故。一辆正在接单状态下的滴滴网约车超速行驶并且闯红灯,疯狂地撞向了一辆正常行驶的奥迪车。右侧两个车门被撞变形,车上三人一死两伤。

根据6月16日交管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可以看出,肇事车辆承担全部责任,车祸发生时,肇事车辆时速约为103km/h,并且闯了红灯。根据媒体调查了解,该滴滴网约车没有取得运营双证,属于违法派单经营。

据当时车上两名乘客回忆,她们是在滴滴平台约的车,上车时也没有发现司机有什么异常情况,但后来不知是何原因司机就超速行驶并发生了车祸,两名女乘客均不同程度受伤,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被撞车辆的情况更为惨烈,车内当时坐着一家三口,妈妈受伤最为严重,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六岁的儿童颅脑受损严重,经过手术后被送进高压氧舱,儿童的眼睛也将永久失明。被撞车主张先生(丈夫)全身多处骨折伴随脑震荡,至今仍然在医院里ICU病房。

肇事司机目前被关押在看守所。从事发至今,没有任何人和单位表示对此负责。对于被害人及家庭,大量医药费没人承担,被撞儿童在高压氧舱治疗需要高昂的治疗费,目前只能靠亲朋好友垫付。由于肇事司机被关押,被害人家属不知道该找谁才能解决困难。

滴滴管理漏洞酿惨祸

在交通运输部官方平台上查询肇事的滴滴网约车备案信息,结果为未注册车辆。这就说明肇事车辆是一辆没有营运手续的违规车辆,但肇事车辆上的两名乘客确实是在滴滴平台上约的车,这究竟是为什么?不言而喻,滴滴平台的管理漏洞酿成了这一悲剧。这场车祸对于滴滴平台来说可能是众多事故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的破坏就是百分之百。面对被撞车辆家破人亡的惨状,至今为止滴滴没有发声。

交通部网约车合规查询系统没有肇事车辆的备案信息

正常情况下,网约车驾驶员将自有车辆在网约车平台注册并接受平台的指派运营、接受乘客订单,网约车平台作为承运人,应当保证运营安全,车辆运营中发生交通事故的,网约车平台与网约车驾驶员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滴滴公司向运营车辆派单应该承担承运人主体责任;向没有运营双证的违规车辆派单本身就违规,应该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际上滴滴应该承担以上两个责任。

由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联合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22年11月30日起施行。其中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承担承运人责任,应当保证运营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权益。第十七条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保证提供服务车辆具备合法营运资质,技术状况良好,安全性能可靠,具有营运车辆相关保险,保证线上提供服务的车辆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的车辆一致,并将车辆相关信息向服务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报备。与驾驶员签订多种形式的劳动合同或者协议维护和保障驾驶员合法权益,保证线上提供服务的驾驶员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的驾驶员一致,并将驾驶员相关信息向服务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报备。

不缺“大脑”但缺良心

曾经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滴滴CEO程维高调介绍,目前全球60%的网约车订单发生在滴滴,为更了解用户的出行需求,滴滴推出“滴滴大脑”,干预可能发生的车内冲突。然而,滴滴公司的交通事故仍然不断,乘客与驾驶员的摩擦、纠纷并未减少,本文中的青年女子就惨死在滴滴司机手中,而有更多的乘客受到了司机的性骚扰,甚至更加严重的侵犯。在这种强烈对比的背后,滴滴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良心。

滴滴平台的车主,审核尺度宽松到只要你注册,就能注册成功。甚至有媒体曝光,之前有人用租赁来的车,都能注册成功。我们在一些官方表述中,可以发现,滴滴也不希望顺风车只是上下班顺路接个人,而是想把顺风车发展为跨城顺风车、周边游等等。

大幅度降低审核门槛的后果就是大量低素质司机涌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5.29苏州桥事件显然是滴滴审核不严、把关松懈酿成的惨祸。

藐视伦理 脱卸责任

对于像滴滴这样的创业企业来说“不作恶”必须是一条不可触碰的红线,但滴滴显然没有做到。

滴滴的问题究竟出在哪?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最重要的差异就是涉及整个价值链环节中多方责任的考虑,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副教授郑琴琴指出,传统出租车公司需要对汽车性能、司机安全、乘客安全乃至社会交通等各方面完全负责,所以各类责任规定也清晰明了。而滴滴整个过程中更多关注如何开展业务联系的网络作用,需要关注的各方面其实都没有做到位。更令人心惊的是,滴滴平台发生的事件不是个案,在利益角逐下有意无意疏忽制度漏洞,无视行业生态的健康安全,甚至妄图将消费者的生命放在金钱的天平上。当互联网企业一步步从价值创造走向资源占有,逐渐步入“向下竞争”的低劣模式,商家在利益角逐上动足脑筋,直面的却是内在伦理的缺失。

而我们今天痛骂滴滴的背后,更需要反思,有良心的企业应该是怎样的?郑琴琴教授给出了三个层面的答案:“首先是个人层面职业道德,例如司机的专业职责和乘客的消费责任;其次是企业层面商业伦理,例如滴滴对整个服务流程中伦理制度化的多方治理和全程监管;再者是社会层面社会责任,例如滴滴外部伦理审计制度和社会福祉贡献。”她指出,一些经历百年的跨国公司和老字号之所以能基业长青,就是靠着始终对伦理责任的高度重视,在不断自我反思中,使企业伦理意识不断与时俱进,甚至成为社会责任的引领者。

反观此次严重的车祸,滴滴平台从预警、事发再到善后,其做法与承诺完全背道而驰。行生于己,名生于人。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具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和谐社会亦需要呼唤企业的社会责任。滴滴公司能够利用大数据创建智慧平台,解决了交通、出行、环保等问题,一年几十亿的订单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对其的认可,但后期错误的营销理念割裂了道德法律的关系,从而导致新的社会问题产生。只有将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使自己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方式,才能获得双赢。主动承担、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每个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有力支撑!

专家点评 中国人民政法大学博导、法治新闻研究中心主任刘斌指出:网约车平台出现的乱象很值得人们深思,为什么一个平台能够长达数年无证经营、违法运营?为什么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屡罚无效?为什么涉嫌行业垄断、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制止?为什么敢于一而再、再而三地抗拒或变相抗据政府监管、触犯相关的政策法规?其原因除了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力、处罚力度不大外,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企业自身。作为一家大型网约车平台,必须具有法治意识,遵纪守法,依法经营,这样才能行稳致远。否则,虽然当下是一家独大、占据了市场,但结果很可能会栽大跟头,适得其反,企业只有高度重视社会责任才能基业长青。
来源:https://www.mhcm.net/cms/show-70944.html

上一篇:砰!4车连撞!滴滴网约车再现惨案

下一篇:义诊进村 乐了乡亲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