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秀丽
今年秋季,鄂东南地区,久旱无雨。秋色,姗姗来迟。尽管如此,咸安本地文友自发组织就近乡村一日游,如此,一行人慕名前往咸安鹿过村。鹿过村,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庄?乡村水泥路,曲曲弯弯,载着些许期待。道路两侧,田野一片金黄,金灿灿的稻子低眉弯腰,风起处,稻浪起伏,甚是喜人。腹地深处,丘陵环抱,绿树掩映,同行指着路边的标志:鹿过村到了。
鹿苑
一只长颈鹿,高昂着长脖子,伸出舌尖,吃力啃食一棵巨型伞盖状树冠上的树叶。旁边是一个简易鹿苑。成群的梅花鹿或在草地嬉戏,或在溪边饮水,或三三两两私语聊天。
梅花鹿身材匀称结实,琥珀色鹿毛光滑柔顺,一对眼睛清澈明亮,我们走到鹿的身边,鹿群不惊慌亦不避走,安之若素,恍若无人之境。想来定是和人类相处已久,习以为常了。远处的小鹿见我们走近,惊奇,停下脚步,微怔两秒,便低头与其他的鹿伴耳鬓厮磨去了。
鹿过村自古就有鹿。传说乡民庆祝新桥落成额手欢庆的时候,一只身形匀称的鹿来到新桥,双腿跪地,双眼含泪,村民讶异,后面一荷箭的猎人追到,而鹿的目光却在远送两只小鹿朝相反的方向跑去。原来母鹿为了救幼鹿,跑向相反方向的欢聚桥心的人群,跪求庆祝新桥落成的村民相救。猎人见此情景,明白了母鹿的心意,放弃射鹿。村民赞许母鹿护子的母爱与机智,自此以“鹿过”为村名,以铭记母鹿的善举。
那母鹿经过的新桥,也称“鹿过桥”。新桥建成后,村民去河对面种地或者去别村走亲戚,再也不用涉水湿衣,或走许多弯路,自此得了极大方便。可当时桥的名字并没有敲定,因为奇巧机缘,庆桥当日有鹿经过,由此大家一致建议以“鹿过桥”命名甚好。
风霜雨雪,岁月如刀,据咸宁地方志和交通志记载,早年,鹿过桥是单孔石拱桥,跨径6米,长9米,宽4米,高4米。由本地村民周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康熙五十年,由村民周德功修缮。迄今为止,老桥已经过四百多岁的岁月磨洗,桥已是斑驳沧桑。
拨开历史的云雾,遥现当年村民挥汗如雨,喊着号子,肩挑手扛,一块块形状各异的拙石,从深山密林厚土中始见天日,然后经由一双双能工巧匠之手,用最原始的工具斧头、凿子、铁钎、锉刀、锤子等,一点点一块块地雕琢成形状或长条或四方或大或小、端正沉稳,能托起人来车往,经历四百年年代变更屹立不倒的鹿过桥。古人修桥,今人受惠。当我们的双脚踏在当年的石拱桥桥面上,不由得感叹世事沧桑,往事不再桥在,古人不在桥在。桥面青苔墨绿,桥头古木参天,桥下清流脉脉,水中鱼儿历历可数,时光在此静止,建桥村民的勤劳和智慧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杨畈酒家
过了鹿过桥头,迎面而来的是一排排青砖黛瓦构筑的农家饭庄,村头迎风飘着一面旌旗,写着“杨畈酒家”。
酒家大约有三四十来户,家家红灯笼高挂,精致的古木格窗旁边是大大的酒缸,酒缸的圆肚子上贴着红纸写着的隶书“杨畈酒”。酒缸巨大,毛笔字贴在酒缸肚上,字字清晰,笔划分明。笑容可掬的店小二雕塑躬身抬手,摆出请进的姿势立在酒缸旁。红漆圆柱镶板的店堂,有气象不凡的壮观。
杨畈纯谷酒、苦荞酒在当地家喻户晓。多年来遍布咸宁乡村的角角落落。记忆中,七十年代有散装的杨畈谷酒。在乡村有一个常见的场景,小孩子一只手心紧紧地攥着父母给的小钱(五角或一元两元,那时纸币的最大面值10元。50、100元面值的纸币是中国出现万元户后才有的)。另一只手握着小碗或者盛菜的大碗,或拎着一个长脖子玻璃酒瓶,小孩子通常个头不高,眼睛被小卖店的柜台挡着,只好踮着脚大声喊:“打酒了。”小卖店的店主这才注意到有买酒的生意来了。小孩子打上一两二两或者半斤杨畈散酒。端着碗或双手捂着酒瓶,小心翼翼地往家里走。也有家庭富裕的人家,男人干完农活后,直接在这小卖店买一袋盐焗蚕豆或花生做下酒菜,借了店主家的小碗,打上一二两杨畈酒,在柜台旁坐下,往嘴里丢一二粒蚕豆或花生,“卡蹦蹦”一阵脆响,轻轻抿上一小口酒,旁边的小孩眼盯着他的喉结一上一下,年长的就不自觉咽了咽口水。那情景,与皇帝喝的琼浆玉液有得一比。上中学后,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我想,孔乙己蘸酒写“茴香”的“茴”字大概就是在这中情景下买酒喝酒的。
如今,市场上仍然可以喝到原汁原味的散装杨畈酒,只是包装有了天壤之别。常见的是上了琥珀色釉、小底圆肚广口的陶瓮;光滑精致图案精美的瓷瓶;长脖子酒瓶。酒亦不再是小作坊蒸煮,而是由工厂专用设备批量生产的陈酿,在低温储藏室储存。包装典雅大气,文化意味浓厚。
鹿过新村
支书程传贵没有邀请我们进杨畈酒家。在他眼里,鹿苑与酒家农庄还只是他脑海里的一片蓝图。有待去实现。
另一幅蓝图却已经从设计图纸上,变成了建在鹿过新村土地上的一排排别墅。同样的建筑,白墙黑瓦,一溜儿都是两层三室两厅。一条桂花走廊穿行其中,夹道绿树成行,绿草茵茵。廊前水库碧波荡漾,鱼跃水面,垂钓者自得其乐。村后鸡犬相闻,一派祥和安宁。这一栋栋别墅群,乡亲们已经居住了十多年。
致富不忘乡亲。张姓乡贤除了为乡亲解决住的问题,还亲自在家乡创办企业,吸纳了大量农民工,乡亲们不用背井离乡就可以拿到高工资,在家门口一样可以致富。为了让村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张**捐款五十万修公路,他斥巨资兴建别墅,装修精致,分发给每家每户。六十岁的老人每月可以从他那里领取够生活的养老金,新年还亲自上门惜贫问苦。莘莘学子是家乡建设和振兴的希望,捐赠助学金是他账上开支不变的项目。凭借大学录取通知书,每一个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都可以在张姓乡贤这里领取。这里没有贫,这里只有住着别墅、拥有养老金和教育助学金的现代农民。
乡村旅游致富“路”
“现在最要紧的是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程传贵支书说。
要致富,先修路。我们一路走来,尘土飞扬,挖土机、压路机、推土机正在忙着拓宽进杨畈进鹿过村的公路。有了宽阔的大马路,工厂的产品才能运出去。有了产品,有了项目,才可以吸引更多的回乡的创业家和外资来鹿过村落户,有了工业以后,再好好地打造水库的的建设,引进游船、垂钓、休闲等水上游玩项目。花海和农庄随时准备着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鹿过村四周青山环绕,类似盆地。盆地内一片平川,沟壑纵横,溪流遍布。这里生态植被保持良好,水库边六百亩天然林就是其中的一个植被样本。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合种植绿色蔬菜,也适合种植葡萄火龙果猕猴桃桃园梨园等。这样得天独厚的原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打造乡村旅游路线,接待来自武汉及周边城市慕名来休闲度假的游客,鹿过村就能人声鼎沸,鹿过村乡村旅游就能红红火火起来。” 程传贵信心十足。
程传贵支书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鹿过村人,20年前他抓住改革开放的机会出外打工,然后自己创业,在浙江有年收入几千万的饰品公司。为了感恩家乡,建设家乡,带动家乡产业发展,他率先回乡,并且把自己的工厂和公司带回了家乡,凭着一颗致富乡邻的赤子之心,他励精图治,饰品加工公司无污染,无风险,出口非洲、东南亚、澳洲和欧洲。
站在他的生产基地、厂房和正在扩建的新厂房前,他高挑的身影,流利的表述,深邃的目光让我们看到了新农村新支书的眼界和魄力、雄心和壮志。也让我们看到了鹿过村光明的未来。
一座村庄,因了鹿过成就一段佳话,一代乡贤,因了回馈乡梓而福泽一方。
责任编辑 华文高
下一篇:施良策山乡生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