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用心用力为民管城

来源:楚华看点     时间:2022-06-13 11:36:57    浏览量:
分享到:
咸宁市城管执法委党组书记、主任王煜

“为人民、为发展,高站位、高标准,全覆盖、全时段,严考核、严奖惩”的城市管理总要求,是咸宁市委市政府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研究我市进入实施城市更新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特点之后提出的,为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指明了目标、路径和方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委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用情用心用力为民管城,在位在岗在线狠抓落实。

用情服务——在服务群众方面多用情

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城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脚踏实地,为民管城。

站稳人民立场。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做决策,处理违法建设、违章停车、占道经营等行为时,一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另一方面把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规定及时传达到位,通过入情入理的城管工作,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真正体现“执法中管理,管理中服务”的服务理念。如:对于流动摊贩,要求城管队员既要站在大多数市民的立场上,不断规范、教育甚至取缔占道经营和影响环境面貌的“摆摊设点”,又要站在小商小贩的立场上,理解他们生活的不易,在给他们做工作讲道理的时候,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爱心,帮助他们、疏导他们、督促他们到指定的规划市场和经批准允许临时设置的路段去经营,堵住其放任自流、随意占道的经营行为,而不是简单粗暴地驱赶了事。

听取民众呼声。在坚持“管好城市为人民”的同时,积极引导“人民城市人民管”。畅通市民反映问题的渠道,以推广“咸宁指尖上的城管·随手拍”应用为切入点,加强与市民的沟通互动,建设“百姓城管”。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如:今年在各级媒体积极主动公开城区拥堵点改造、行道树迁移、道路综合改造、停车场收费等民生项目,主动向群众征求意见建议,积极与市民互动。淦河灯光秀、城市小游园、“落叶缓扫”、“涂鸦墙”等创新工作得到了群众的频频点赞和热情参与。

落实惠民举措。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认真落实“城市停车更方便”、“口袋公园处处见”、“井盖安全添保障”、“整治街巷净环境”等惠民便民措施,从“为形象管理城市”转变为“为群众管理城市”,既考虑城市形象,更顾及群众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去年以来,“城市月考”第三方考评以及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共计发现的10万余件各类城市管理案件得到妥善解决。各地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房前屋后”的小事,掀起了“补短板强弱项”的热潮,持续办好公厕、垃圾中转站、停车场、口袋公园、街头游园等涉及群众切身感受的各项民生事项。今后一段时间,全市城管系统将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持续解决社会各界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认真破解流动摊贩管理难、繁华街区停车难、垃圾分类处置难、城市家具规范难、市政设施管护难等一系列城市管理难题,努力为全市人民群众创造更优美的人居环境。

用心管理——在精细管理方面多用心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指示精神,深刻认识精细化管理对完善我市城市治理体系、优化城市整体功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用城管人的匠心、耐心、精心“绣”出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绿色宜居的美丽家园。

匠心谋划,敢于创新。思路决定出路,匠心铸就品质。从城管一家唱“独角戏”到形成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需要全市上下用心谋划、敢于创新。一是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理顺环卫、园林、市政、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实现“一支队伍管全城”。在主城区大力推进市区一体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整合“三支队伍”,成立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在一体化的框架内创新执法重心下移的方式方法,灵活运用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考核等方式,从制度设计上为“一支队伍管全城”奠定基础,促进城管执法力量真正沉下去、管得好。二是坚持和完善城市管理月度综合评价机制,促进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条块共抓、延伸乡镇、全域覆盖”综合治理格局。今年试行阶梯式奖惩,在每月考核第一名奖励100万,最后一名罚100万的基础上,对第二名、第三名和倒数第二、第三分别奖惩60万、30万,进一步强化了激励与问责。同时由第三方出具倒数第一名综合评价考核问题短板分析报告,促进后进地区更有针对性地整改;将住宅小区“红色物业”全覆盖纳入月度考评,将城管考核工作延伸到社区单元“最末梢”,打通城市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内容和县(市、区)域文明指数测评标准实地部分纳入评价体系,促进城管业务工作与“创文”目标更好的融合。三是创新城管工作方法,拉升城市管理工作标杆。将实干和勤学、善思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总结和思考有效管用、事半功倍的城管工作方法,既要苦干,更要巧干。坚持马路办公和“五到四从四多”工作法,突出问题导向、问题导向、标准导向和效果导向,做到整改一个问题、补齐一个短板、规范一个领域。积极探索创新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市容、环卫、市政、园林和综合执法各项制度规范,用制度管人管事,用法律、制度、规矩“一把尺子量到底”,拉升工作标杆,提升管理效能。

耐心整治,久久为功。精细化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抓市容。要持续开展户外广告、马路市场、渣土扬尘、停车难、拥堵点、空中飞线、围挡清理、“屋顶革命”、“两违”专项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人行道清障行动等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消除各种“城市病”。要振奋精神,讲求方法,绵绵用力,克服倦怠心里和厌战情绪,走出市容整治天天归零的怪圈。扭住不放治顽疾。将“创文”工作作为城管工作主线,从细微之处着手,下足“绣花”功夫,找准关键症结,打出组合拳。针对“乱贴乱画、乱泼乱倒、乱扯乱挂、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城市“十乱”顽疾,强化宣传劝导和小微执法力度,持续向不文明行为“说不”。驰而不息补短板。针对环卫基础设施薄弱短板,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加大对静脉产业园、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项目等垃圾分类终端处置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实现可回收再生资源利用和垃圾分类“两网”融合,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新建和升级改造垃圾中转站,完善公厕布局和管理,坚决消灭旱厕,将“厕所革命”进行到底。针对市政基础设施底子薄、欠账多的现状,今后的城管工作应更加关注民生,根据城管实际承接能力开展适当的缺陷型修补。围绕群众反应的焦点,持续开展“小微建设”,完善井盖、护栏、雨水篦等涉及安全事项的市政设施“即破即修”机制,强化架空管线、共享单车、路沿石、指示牌等问题多发部位整治,开展井盖跳响、破损路面、房屋立面、“弱电入地”等专项整治,以渐进式节奏补齐设施短板,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精心“绣花”,铸造精品。一是推进“城市双修”,打造民心工程。中心城区今年要整治跳响井盖150座,改造15条道路的盲道和无障碍设施,改造25个拥堵点,实施淦河金桂西桥至107国道品质提升工程,创建15条“文明示范路”,将双鹤路、十六潭路、淦河大道、银泉大道片区创建为“美丽街区”,打造“美丽中国”的咸宁城市样板。要全面加强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严格标准,规范流程,精益求精,打造精品,真正把好事办好,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二是推进“增绿提质”,打造品质工程。以植树节紫薇园、梅园、樱花园、桃园、桂花园“五园”建设和城区行道树提升改造项目为起点,掀起“增绿提质”新热潮。以办好省第三届(荆门)园博会(咸宁园)和“咸宁主题日”活动为重点,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咸宁作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和中国桂花城的良好形象。以城市小游园建设为落脚点,全面提升咸宁绿化品质。实施香吾山、潜山、青龙山、双龙山、十六潭公园改造升级,未来3年将新建15处小游园,其中今年新建鄂高南门、浮山新村、香城学校3处小游园;着力推进斧头湖、大洲湖环湖绿道工程,今年计划新建银泉社区、区政府后山、市博物馆3处森林步道;十四五”期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力争达到15.4平方米。三是改造夜景灯光,打造景观工程。启动夜景灯光提质工程,打造与咸宁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相配套的照明景观。在去年完成的3条路62处建筑物、公共景观的提档升级工程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一河四线七节点”夜景灯光(一河是指淦河流域城区沿线;四线是指桂乡大道至银泉大道沿线、咸宁大道经麦笠山路至月亮湾路沿线、长安大道沿线、金桂路沿线;七节点是指咸宁北站、咸宁火车站、咸宁南站、市民之家、区文体中心、人民广场、中心花坛商圈等区域周边)。同时,出台《咸宁市城区夜景灯光管理办法》,为把景观照明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示范工程提供制度保障。

用力执法——在严格执法方面多用力

完善执法制度。形成以《咸宁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为总领,以违建、户外广告、餐厨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停车管理等作为补充的完善的法规体系,夯实“法治城管”基础,使所有的管理和执法行为都有法可依。完善和落实执法办案评议考核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和集体讨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重点在法律文书、执法行为、执法办案监督、办案责任追究等方面,进一步统一标准,规范行政案卷,确保程序合法,同时探索推行城管行政强制自由裁量权标准化,完善“律师驻队”,开展案卷审查,推进公正执法。

创新执法方式。探索实施线上执法、移动执法、非接触式执法等“非现场”“无纸化”执法模式,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执法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信息采集、证据固定、系统派单、一线执法、整改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监管。组建“无人机”中队,进一步拓展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功能,充分利用视频监控设备、大数据共享等信息化手段发现违法问题,探索建立“前端及时发现+后端依法处置”的衔接机制。推进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17个智能场景运用,提高城市管理智慧化、自动化管理水平,推动城市治理理念、治理方法、治理模式从突击式、运动式、检查式被动管理向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管理转变,从“事后整改”向“事前防范”转变,从“人海战术”向“数据治理”转变。

规范执法行为。严格落实《咸宁市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着装管理规定》,严格规范着装、佩带执法标识和执法记录仪,严格执法车辆的管理。从严落实执法人员工作纪律,杜绝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全面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推行亮证执法。规范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一般程序案件不能做简易程序案件处理。严格执法标准,坚决按照处罚标准执行到位,“一把尺子量到底”。

刚柔并济执法。试行首违不罚和柔性执法,对于占道经营、流动摊点等首次违反、情节轻微的违规行为,实行容错纠错机制,首次不罚或减轻处罚;试行累进执法,对于反复拉锯、暴力抗法等违法违规行为,视其所犯次数和严重程度,累进执法。探索建立行政非诉执行等机制,强化执法保障,改变城管执法偏软偏弱的状况,使城管执法更具刚性,做到执法必严,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加强执法监督。深化“放管服”改革,统筹推进行政执法事前公开与政务信息公开、权责清单公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全面加强对城管执法行为的监督。落实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强化中心窗口与全系统各单位的联动联办,落实“一门受理、一站办理、一网联办、一套体系”的运作机制,推进阳光审批、阳光处罚、阳光执法,让执法活动晒在公众的监督下,增强执法的公信力。

用情服务,用心管理,用力执法,咸宁城管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下足“绣花功夫”,当好“城市管家”,真正将“为人民、为发展,高站位、高标准,全覆盖、全时段,严考核、严奖惩”的城市管理总要求贯穿到城市管理的全过程、各方面,努力提升我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实现“三新三高”目标贡献城管力量。


 

上一篇:小车坠落120米悬崖致2人被困咸宁消防联合众人紧急救援

下一篇:咸宁消防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